1 / 16
文档名称:

荆门市沙洋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荆门市沙洋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16/5/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荆门市沙洋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姓名: 钟晶晶学号: 110808517 班级: 旅管 1102 班 2013 年 12月3日目录一区域概括(一)地理环境(二)历史沿革二旅游资源赋存概况(一)自然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三旅游资源单体分类统计四旅游资源评价(一)定性评价(二)定量评价一区域概况(一) 地理环境沙洋县位于汉江下游右岸,居江汉平原与鄂西北山区结合部,东临汉江,与钟祥、天门隔江相望;西濒漳水, 与当阳毗邻;南滨长湖,与荆州、潜江交界;北靠荆山余脉,与掇刀接壤。地处东经 111 °51′至 112 °42″, 北纬 30°23′至55′之间。西北距荆门市区 60公里, 东南至武汉 208 公里,处襄樊、荆州、武汉、宜昌之中心地带。县城依江而建,规划城区面积 平方千米, 建 成区面积 平 方千米。(二) 历史沿革沙洋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城市。早在 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片热土辛勤耕作,繁衍生息。沙洋城区原为汉津古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十二世纪,商朝分封武丁后裔于汉西建权国,取水(现竹陂河)而名,在马良筑权城。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室封宗室于江汉间,建邦国(今十里铺) 。公元前 1027 -770 年,西周时期, 荆门北部为鄀国。东部为权国。春秋时期,楚武王克权,迁权于那处(今拾回桥),设权县,荆门属为楚地。公元前 278 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 战国时, 白起伐楚,占领江汉间,在郢都(今荆州城) 设南郡,荆门全境属之。沙洋在汉代名汉津口,是汉江水运的重要港口。南北朝西魏恭帝( 535-556 年)在沙洋城区设绿麻县,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绿麻县废更名为章山县,唐代省章山县入长林县,汉津改称长林镇。唐贞观八年(634 年)唐尉迟恭(敬德)在靠汉津口的琼台山修建“沙洋堡”,沙洋之名始于此。五代十国南平王高季兴于开平年( 907 年)据江陵, 荆邑尽属辖治要害百余里筑堤捍之,自沙洋到潜江三江口中,统名“高氏堤”。宋代沙洋曾设守城。宋史载:原蒙古兵围攻襄阳,共筑十城,新城(今沙洋县李市镇新城村)就在其中。北宋靖康元年( 1126 年) ,设荆门镇。南宁高宗绍兴四年( 1134 年) 8月, 南宋招讨使岳飞在荆门的鸦坡(今沙洋县五里镇友联村)的小丘陵拓置城堡,进驻岳家军 8 年故名岳飞城。绍兴十四年( 1144 年) ,荆门镇移新城(今沙洋县李市新城村)。元代筑绿麻县城。同时并在县城北部建有麻城铺。该铺为东南道,(荆门到沙洋)中的驿站。是古绿麻县城高在绿麻同(今沙洋镇)的引伸。元文宗开历元年( 1328 年)长林县迁到沙洋西南藻湖, 于今后港建元长林保盈仓。元代, 沙市、汉津(今沙洋)等 15处设水驿站。明洪武九年(1374 年)废长林县入荆门县,沙洋设巡检司。明成化元年( 1465 年) ,沙洋巡检司移驻新城。明代天启年间,沙洋为玉州,属古荆门。清顺治三年(1646 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今钟祥市), 荆门属之。十二年( 1655 年) ,安陆府设同知公所于沙洋。乾隆时期( 1736 -1765 年), 荆门州设同州公所于沙洋,新城的巡检司迁回沙洋。乾隆十十六年(1791 年), 荆门州为直隶州,在沙洋设分府行署,与沙洋巡检司两级并存。中华民国元年( 1911 年) ,荆门直隶州改荆门县设县佐公所于沙洋,沙洋仍设巡检司。民国三年( 1914 年) 沙洋改称第二区、后港、拾回桥、四方铺、建阳驿、柴家集分设三、四、五、六、七区。民国十六年(1927 年), 荆门直属省、沙洋镇上设二个联保办公处。民国十七年( 1928 年)至十九年( 1940 年),沙洋第一次建市,辖沙洋镇,国民党湖北省政府把沙洋列为县、市单位,与汉口、沙市、宜昌、樊城、老河口、新堤、武穴并列为湖北省八大重镇。民国十七年( 1938 年)到三十四年( 1945 年),被日军侵占。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5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沙洋。1949 年初,沙洋第二次建市,同年 9月撤市复镇,直属荆门县。 1960 年3月29 日,国务院批准沙洋镇与沙洋农场管理局合并,成立沙洋市,隶属荆州专员公署,沙洋第三次建市。1961 年12月31日撤市复为镇, 仍归属荆门县。198 5年5月成立荆门市辖沙洋区(县级), 1998 年12月,沙洋撤区设县至今。二旅游资源赋存概况(一) 自然旅游资源沙洋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源充沛。境内有大小河流25条,湖泊 24处,可供养殖水面 30万亩。这里以盛产水稻、棉花、油料、鲜鱼著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双低油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沙洋土地肥沃,农副土特产丰富,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蔬菜、水产品、畜禽等。是全县商品粮基地,全国“双低”油生产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