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word.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word.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1/1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word.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
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的重新解读
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李新良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任务: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各阶段教学目标对比:
小学
初中
高中
兴趣与特长
激发兴趣
保持学****动机
巩固兴趣
发现特长
专业学****br/>发展兴趣
应用技能
掌握常用软件、
工具的应用技能
拓展提升
初步具备一技之长
自选门类
专业发展
信息素养
体验信息活动
形成信息意识
自主选择
综合应用
信息→知识
→智慧
技术创新
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
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培养
改进方案,动手创新
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
制作、创造
目标特色
激发兴趣
发现特长
张扬个性
三.新课程实施策略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
对教师主导作用的重新建构(8条):
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学****是比学****什么更为重要的问题!(《学****的革命》主旨)
▲树立终身学****的理念,要解决三个问题:
学****动力——理想、动机、目的、兴趣等。
学****能力——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等。
学****方法——学****状态的调整、学****的方法、技巧。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实现学会学****br/>教师的助学技能:听说技能、指导技能、观察与调控技能等。
李新良
0322-85270997
******@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石市二中 牛增军
********** ******@
预定目标
最终实现目标
即时选择相应方案
概述
一.教学策略内涵:计策,谋略
二.基本要素:
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元认知调控。
三.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调控性、层次性。
四.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
1、制定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素养、策略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
2、策略的运用: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立完整的观点、以学生主动自主学****为主、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
五.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
活动性教学策略、生活性策略、民主性策略、多元互动策略、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
1、创设情境: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接受)
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想像情境(设想像,变单一思维为多元思维)
应用情境(变书本知识为生活知识)
2、优化提问:趣问、巧问、曲问、精问、新问、活问
优化提问注意事项:提问明确、清晰;适时;不宜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