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体化”的交通枢纽换乘——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为例大纲第一部分: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第二部分: “一体化”的枢纽换乘设施规划设想第一部分: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与概况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以西约 13 公里的虹桥机场西侧,总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是包括城际铁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市内公交等多种换乘方式于一体的交通“巨无霸”,是将来上海最大的交通枢纽站。它以现有虹桥机场为基础,拓展成集铁路、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及换乘广场于一身的大型换乘枢纽,设计的综合性堪称空前。新枢纽站将成为京沪铁路的终点站,铁路吞吐量相当于上海新客站与上海南站的总和,同时, 6 条轨道交通线路将被引入虹桥站,包括 5号线、 2号线、 17 号线、 10 号线、低速磁悬浮线和高速磁悬浮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规划于 2006 年10 月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通过, 将在 06 年底开工建设, 2010 年世博会前夕基本建成。建成后的虹桥“超级车站”将给大上海经济圈带来巨大的变化:上海经济重心开始偏向西部区域,实现上海经济东西联飞,同时带动苏州经济重心主动东移,由此形成苏州与上海的对接,实现苏州、昆山、上海的连片发展。目前,规划中已预计到昆山与上海的连片发展,在用地布局上选择适于昆山、上海连接的功能布局结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 ,服务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集中有国家高速铁路、城际线、市域线、高速公路客运、室内轨道交通、市内公共线路巴士、民用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同时也集中停车场(楼)、旅馆、商业服务等交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这不仅节约土地资源,更将大大提高各类交通运营的效率,使来往乘客能在此处实现快速集散,满足客流出行的需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而达到“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为长三角的经济繁荣和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2. 实现虹桥、浦东两个机场的快速联结上海机场在其“枢纽发展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模式。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并在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之间以磁悬浮交通衔接,可以实现虹桥、浦东两个机场的快速、紧密衔接,还可以充分整合两场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空运需求。另一方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中了连接长三角的多种交通方式,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这将使新航站楼综合体的功能大大提高, 进一步增强上海机场的辐射能力,实质性的促进上海航空枢纽的形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 3. 为世博会提供完善的交通服务保障世博会期间日均余额由 40 万人来沪,这些人在沪至少长生日均 80 万人的交通量,而且集中产生在早晚两个高峰时期。主要有三种交通方式: 飞机、铁路、高速公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机场快线可以让从飞机、铁路、高速公路来参加世博会的旅客都能非常便捷的使用机场快线去世博会场。从而根本上缓解世博会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参观者可以当日往返;非长三角地区的参观者也可以“住在苏杭,当日往返”。这会大大减轻上海旅店、交通、服务业的压力,使世博会正真办成长三角的盛会。 4. 形成新的航空物流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区域内几条最重要的沪宁、沪杭、沪清平高速公路、京沪间高速公路、航空以及市内交通的交汇点和转折点,具备发展现代化物流产业的优越条件。随着国内货运航空公司的发展,国内航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这里建设一个航空货物为主的物流集散中心,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功。这对上海建设枢纽中心城市也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设施构成 ,即每年旅客 1000 万人次、货邮 50 万t的规模,通过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西部扩建一条近距平行跑道、一座新航站楼和新的货运区。达到一年旅客吞吐量 2000 — 3000 万人次、货物 100 万t的能力。 2. 高铁、城际交通枢纽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西部,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综合枢纽,有利于加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缓解未来城际和国家高速铁路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促进以沪宁、沪杭交通线为轴的都市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