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题: 13、《五彩池》作者:广西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魏凯琳《五彩池》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五彩池》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课文。本组课文要对“了解叙述的顺序”这个重点训练项目要复习巩固。通过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本课运用了大量打比方的句子,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三维目标不能得到落实,本班学生养成喜欢跟着老师的步伐走的习惯,他们不会掌握学习的方法,质疑能力、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不会发表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因此, 本节课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力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协同、自主的能力。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 15个生字,学会其中 12个生字。 2、按照景物特点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4、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养成积累优美语句的习惯。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悟、理解、想象、积累、运用。(二)过程方法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感情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同合作的能力。(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热爱祖国河山的。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 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语言美。(二) 解决办法: 我能利用远教资源设计一节课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和感情朗读深化理解。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贵港市农村教育信息资源网教学课件六、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朗读感悟法、学导式教学法、发展评价法七、总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围绕本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题,遵循“自主、合作、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作指导,把课堂真正归还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读中感悟,重视人文性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进行评价和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八、时间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整体感知,找出课文的叙述顺序。 3、按抓住景物的特点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归纳段意。 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思想感情。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出示五彩池精美的图片,演示课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师作简单的解说。 2 、说说观看了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和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的神奇)板:神奇、美二、自学课文,协同探究,体会神奇。(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边读边画出自己设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课文。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读书动笔墨的习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认为重点或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 、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所得。 3 、汇报交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