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历史人物对联.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人物对联.doc

上传人:iris028 2021/1/15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人物对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创作篇:历史人物对联
题许由①
  洗耳②原为厌听,后人竟谓之“恭听③”;
  辞位本是逃名,庄子却讥为盗名④。
  ①许由:一作许繇,相传为尧时代的隐士。
  ②洗耳:传说尧要把君位让给许由,他不受,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说尧的话弄脏了他的耳朵,于是到颖水边洗耳,表示讨厌听到这样的话。
  ③洗耳恭听:成语。元·郑廷玉《楚昭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④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有浓厚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他认为许由不接受尧禅让,有故作姿态的嫌疑,是为了盗取清高的名声。
题周厉王①
  弭谤②有术,欲使国人绝异志,未料民口如川③;
  箝语④无情,谁知青史留骂名,应悟众怒难犯!
  ①周厉王:名姬胡,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后被放逐于彘(zhì滞)。
  ②弭:停止,消除。谤,指责,责备。《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
  ③民口如川:《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④箝,同“钳”,夹住,引申为紧闭,钳制。对压制别人表达意见的做法称为“箝语”或“箝口”。《汉书·异姓诸侯王表》:“箝语烧书”。
题老子①
  法天法地法自然②,抱元守一;
  说道说气说阴阳③,返朴归真。
  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②《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道、气、阴阳:皆为道家用来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题孔子①
  万世师表②治平③事,
  千秋昭明日月心。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②师表,表率;学·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2000余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加封他为“万世师表”。
  ③治平:修身,齐家,治天下,语出《大学》,为儒家提出的贤人君子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简称“修齐治平”,有时更简称为“修齐”或“治平”。
题孟子①
  天将降大任也②,为传圣道悠远,堪与素王③比肩④祀;
  时岂无巨擘⑤哉?乃发仁义精微,每令后学扪膺⑥思!
  ①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坚定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儒家哲学的贡献仅次于孔子。
  ②“天将降大任”句:《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
  ③素王:古代道家称有王之德,但不必居王之位的高人贤士。后被儒家借用特指孔子。
  ④比肩:并肩。
  ⑤巨擘:大拇指,用来比喻特出的人或物。
  ⑥扪膺:扪,抚摸;膺,胸口。
题庄子
  看破①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②知忘我;
  学来养生法,去做逍遥游③,濠上观鱼④能齐物。
  ①“看破”句:庄子的相对主义取消万物差别,认为物我、是非、大小、生死、贵贱没有本质的区别,从“道”的立场来看都是一回事,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②迷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③《庄子》书中有《养生主》、《逍遥游》等篇。
  ④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县附近。濠上观鱼:《庄子·至乐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题颜回①
  谁识陋巷出贤人?
  自古柴门隐圣才②。
  ①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学生,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②柴门: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题孙子①
  兵行诡道②,《十三篇》字字写奇谋;
  战为利器③,廿四史页页染血痕。
  ①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②诡道:《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诡道也”。诡,诡诈、奇诡。
  ③利器:《老子·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谓统治者最重要的治国手段(如战争、武力等)不可以随便拿出来炫耀。
再题孙子
  兵形似水①,变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