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文档名称:

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521KB   页数:8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夏天教育 2021/1/16 文件大小:6.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
导 语
放眼 21 世纪全球经济,涵盖了传统文化行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衍生出的众多新兴文化行业在内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正以其强大的生
命力迅速崛起,极大地影响了地区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趋向,并成
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对总体经济
的影响力日益凸现。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文化产
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极其重要。
为此,根据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
市、文化铸市” 四大主体战略要求,为进一步引导秦皇岛市文化产业
跨越式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提高文化
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特制定《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本《规划》从背景与意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指导思想与发展
思路、发展目标、文化产业体系与空间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
优选、各县区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营销计划、保障措施九大方面
对未来七年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目前一些文化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不是十分准确, 本《规
划》所列文化及相关产业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 《文化及相关产
业分类》 所划定的范围, 能使规划目标数据与时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相契合。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
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为加快推进文化的大发展、 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通
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为
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明确到 2020 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
增强,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
学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 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
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参与国
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
园区建设。
国家宏观文化政策持续性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为我们制定
规划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机遇一:经济转型的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转型关键时期,
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生产型经济向需求经济转变。目前,我国人均
GDP已经超过 3000 美元,秦皇岛市 2013 年人均 GDP已经超过 6000
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 GDP超过 3000 美元后,人们对于文化创
意型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开始加速增长。 一方面, 经济增长必须由依
赖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依靠效率、 资本积聚以及创新驱动模式发展。 另
一方面,必须扩大国内文化消费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朝有利于文化消费结构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
的春天已经来临。
机遇二: 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的机遇。 一方面, 在产业转型
升级中,文化产业成为各级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 各地纷纷加大
文化的投入, 采取措施提升地区文化发展的竞争力, 以期增强地区发
展的软实力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随着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
产业与传统产业出现融合发展态势,呈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的植入既是产品和服务价值提升
的催化剂, 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文化创意元素的价值得到凸
显,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三网融合的业务不断创新与
发展,高新信息技术会不断向文化产业领域扩散与融合, 文化产业将
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