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论战神之风,看侠骨柔肠——《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解读.pdf

格式:pdf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战神之风,看侠骨柔肠——《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解读.pdf

上传人:yixingmaoj 2016/5/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战神之风,看侠骨柔肠——《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解读.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战神之风,看侠骨柔肠——《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解读陈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道不尽千古如烟往事,数不尽万世风流人物。亘古的风,残缺的瓦,掩埋了一段段传奇的过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能够为人称道的多是胜利者。但有一人,他虽不是帝王,但却享有与君主比肩的殊荣;他虽没有建立王朝,却被人们视为中国第一的霸主;他虽最后自刎于垓下,大败于刘邦,却让更多的人懂得荣誉的意义。英雄只能杀之。不能败之——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又是如何呢?本文通过对项羽生平的***解构以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鸿门宴,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项羽的形象。关键词:《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项羽刘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一026X(2013)2一00010—01 项羽二十四岁起兵反秦,在二十七岁时成为了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于乌江。这样的一个男人,似乎只有《荷马史诗》的阿基琉斯才能与之媲美。但是阿基琉斯只能是西方的神话,而项羽的一生,是真实的一生。宛如流星一闪即逝,但绚烂的光芒却能照亮五千年以后恢弘的夜空。项羽短短三年就能在群雄并起之时称王,但最后却自刎于乌江,何也?是因为他炫耀自己的功勋,张显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只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么?亦或是如霸王祠上的对联所写“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通常是褒贬不一,在《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认为项羽只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并不足以成大事。而在《史记· 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似乎又是另一种看法了。一、匹夫之勇还是战神之风最直接否定项羽乃一介莽夫的证据,就是他被当代及后世尊崇的军事才华。《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军事才华着墨非常多,最长的一段描写是彭城之战: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项王常置军中。” 3万人设局偷袭,尽歼敌方56万人,并且这还是在长途奔波的基础之上设局偷袭!这一站,项羽在面f临的是盟友的背叛,孤立无援,在后方失守的情况下孤军深入,两线作战,而他竟然大胆使用战略奇袭,项羽的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疯狂,当然这也使他获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击溃刘邦联军56万!此战从此被军事家誉为世界战争史中歼敌最多,规模最大,并且最为完美的一次骑兵会战,后世无人超越。其战略的大胆,谋略的深远,部署的完美,兵力的悬殊,行军的迅速利落,攻击的准确老辣,战术的巧妙有效,战果的辉煌无敌, 无不令人咋舌! 这样的一个人,怎能用“匹夫之勇“四字形容?!项羽,他绝对无愧于“中国战神“的称号! 二、妇人之仁还是侠骨柔肠很多人正是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作为他“妇人之仁“的依据,认为项羽因为鸿门宴中放过了刘邦,才造成了最后项羽的失败。但,这真的是因为所谓的“妇人之仁“么?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项羽本纪》中,他并非如此认为。(一)项羽身上有一种义薄云天的侠性项羽生长于楚国项氏的大族,他早年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他作为一个男人“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守义和知恩图报的品质。最明显的例子是,项羽在夺取天下后,凡曾经有恩于项氏家族的人一概得以重用;再比如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侯公被刘邦派去劝说项王中分天下,楚汉共存。项羽在答应后,便遵守承诺归还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并带兵解围离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