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植物园规划设计植物园规划设计一、概述?概念: ?植物园是有美丽外貌,科学的内容,不仅对植物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展示科学研究的成果,并通过展示普及植物学知识的专类公共绿地;简而言之,就是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以科普为主的公共绿地形式。?植物园简史: ?西方植物园:起源于 5-8 世纪,当时修道院建起的药草园是西方植物园的雏形;自 16 世纪初的药用植物园转化为十七八世纪的普通植物园。?中国植物园:汉代帝王林苑( 2000 余种名果木、奇花卉) 宋代司马光独乐园的采药圃 120 多种种植草药(药用植物园) 近现代植物园一、概述(一)植物园的任务? 1. 科学研究? 2. 科普教育? 3. 科学生产? 4. 为广大群众提供独具特色和优美的游览休息园地。? 5. 为建设健全的城市生态系统起到良好效果。一、概述(二)植物园的类型 1. 综合性植物园?兼有科研,科普、观光游览及生产等多种职能;是将科研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美学特性融为一体的植物园;规模较大, 100km2 。如英国邱园。?我国综合性植物园分科学院系统(以科研为主)与园林系统(以观光游览为主)两大类。前者有:北京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昆明植物园等;后者有:青岛植物园、辰山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厦门植物园等。一、概述(二)植物园的类型 2. 专业性植物园?专业性植物园多隶属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即附属植物园。?根据一定的科学、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如:浙江农业大学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广州中山大学标本园,南京药用植物园等。一、概述(三)植物园的组成部分 1. 科普展览区包括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植物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展示区、植物生态习性与植被类型而布置的展览区、经济植物展览区、观赏植物及园林艺术展览区。 2. 苗圃试验区因为是供专业人员参观学习用,所以应与展览区隔离,应设有专业出入口。分为: ?苗圃区:实验苗圃、繁殖苗圃、移植苗圃、原始材料苗圃。?温室及引种驯化区:设有引种驯化、杂交育种及生物实验等场地和设施,以及实验室、温室等建筑。?植物检疫区:对新引种的植物进行隔离、检疫。一、概述 3. 科普教育区包括儿童园艺活动区、图书馆、标本馆、植物博览馆、报告厅等。 4. 生活服务区区内建筑和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包括行政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托儿所、锅炉房、银行、邮件、商店等;布置与生活居住区相同。二、植物园的设计要点( 一)位置选择要求 ,离市区不能太远。但应远离工厂区或水源污染区,以免植物遭到污染引起大量死亡。 。 ,即方便灌溉又是植物景观组成要素。 、不同的土壤结构和不同的酸碱度。同时要求土层深厚,含腐殖质高、排水良好。 。二、植物园的设计要点( 二)植物园设计要点 ,与城市干道相联系,并通向展览区。 ,一般科普展览区占地最大, 40-60% ,科研试验区 25-35% ,其他 25-35% 。 ,应靠近主要入口;地形要富于变化。 ,宜布置在距主要出入口稍远的地方。 ,不向公众开放, 因此应与展览区隔开,设专门出入口。 ,并应紧靠科研实验区。二、植物园的设计要点 ,如下: (1)展览建筑:展览温室、大型植物博物馆、展览荫棚、科普宣传栏等。其中前两个是主要建筑,应位于展览区内,构成全园的构图中心。(2)科学研究用建筑:图书资料室、标本室、试验室、工作间、气象站等,试验圃地的附属建筑还有繁殖温室、繁殖荫棚、车库等。均布置在科研实验区,可靠近一出入口。(3)公用服务性建筑:植物园办公室、招待所、接待站、茶室、小卖部、食堂、花架、厕所等。布局与综合性公园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