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2).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2).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1/1/1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案例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嘉鱼一中 陈大旺
一、案例背景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是中图版地理教科书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学期学校举行一人一课活动,我在高二(15)班以这节课的内容为基础上了一节公开课。现将我的一点心得呈现如下:
二、教学过程(一)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农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节课我们来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将选取一个很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前,请大家回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仪呈现“鲁尔区优越的区位”。
教师指导:区域图的读图步骤。
提问:从这幅图中可得出鲁尔区形成具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依据是什么?
3、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分布广
离铁矿区近←离法国洛林近
水资源丰富←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河流众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运、公路、铁路线纵横交错
市场广阔←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三、反思(一)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提出了五项核心地理技能,其中三项为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它们分别为获取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文字材料、各种图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能从各种有效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成果。地图是学生学****地理的最关键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指导学生读 图、析图,告诉他们图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四、教学过程(二)
1、学生分组、各组选定一人为小组长。
2、假定每位同学都是鲁尔区的决策者,针对鲁尔区衰落的现状。召开会议,讨论鲁尔未来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3、教师强调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4、各组进行热烈讨论,8分钟后,各组长分别宣读各组的措施。
教师点评,总结如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改造结论工业
发展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五、反思(二)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倡导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我们的地理课堂不要仅仅只关注学****的结果,一味的讲究通过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高分,而应是通过加强学****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