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泉州乡土地理一、泉州政区在泉州空白地图上填出各县级行政单位,量算泉州的东西、南北的直线距离。泉州市将以组合型城市形态, 与福州、厦门并列为省城中心城市, 将形成以泉州市为中心,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泉港为次中心的“众星拱月”式的“半小时城市群”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方, 东临东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 泉州的行政区中待统一的是金门县;泉州市人民政府驻地在鲤城区。二、泉州人口与民族 1 .泉州人口约 万人( 2000 年 11月1日) ,人口密度大而分布不均。(要懂得计算人口密度) 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畲和蒙古族。 2 .泉州旅居海外的华侨、侨裔有 624 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北美、澳大利亚、西欧利巴西等,泉州人称旅外华侨、华人为“番客”。他们热心捐资兴办教育和各种公益事业、投资祖国大陆兴办实业, 为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祖国“四化”建设以挥积极作用。 3 .泉州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台湾同胞中约 45% 的祖籍是泉州,台湾与泉州一样通用闽南话, 文化、民风、民俗相同, 这种地级、血缘、历史、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厦门——金门、泉州——澎湖海上直航的开通,说明了两地同胞迫切要求“三通”、进而统一中国的民意不可阻挡。香港居民是泉州最大的境外旅游者客源。三、历史文化名城 1.“海上丝调之路”泉州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 开元寺( 佛教)、老君石雕像( 道教)、清净寺( 伊斯兰教)、晋江草庵(摩尼教) 、西街礼拜堂(基督教) 、狮身人面石刻(印度教)。(1)“泉州古侨甲闽中”:“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天下无桥长此侨”的安平桥(五里桥)。(2)1 、戏种:被称为“活化石”的梨园戏,擅长丑角表演的高甲戏,“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御前清曲”之称的南音。南音、梨园戏和木偶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术。现在我市正以南音向联合国政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建筑:“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2001 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亚热带的自然环境 1、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五分之四, 戴云山是最高峰, 泉州平原是最大的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泉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生长,故泉州有“温陵”的雅称。泉州降水地区颁和季节分布不均, 泉州降水集中在 2-6 月( 5、6 月为雨季) 戴云山脉南侧的德化城关是我市的暴雨中心。气候受地形影响大。 3、晋江是我市最主要的河流,是泉州人的“母亲河”。 4、泉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 地震)和气象灾害( 台风、洪灾) 两大类。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省级自然保护区(德化戴云山、永春牛姆林、安溪云中山和洛阳江湿地) 6、矿产有花岗岩、瓷土、铁、煤矿等。 7、海洋资源丰富(举例)如: 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动力资源和红树林资源。五、充满活力的侨乡经济 1、民营业员为主的经济我市 2001 年国民生产总值居全省位, 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和安溪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2、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南安“中国龙眼之乡”,安溪“中国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