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3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xnzct26 2021/1/22 文件大小:1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规
百斯奥格科技
目 录
前 言 3
一、桥架及线槽、管的安装及保护要求 3
3
3
3
二、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要求 5
5
5
8
三、缆线终接 8
8
9
四、设备安装检验 10
、机架安装要求 10
10
10
11
五、设备标识符和标签设置 11
六、接地系统 11
前 言
为了规和提高工程部门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的施工标准及水平,引用标准《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GB 50312-2007》制定本规,本规主要用于指导综合布线相关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一、桥架及线槽、管的安装及保护要求

在桥架及线槽等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材料的检验。其主要检验容如下:
、型号、规格、数量、质量要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无出厂检验证明文件、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不合格品要独立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无毛刺。
,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
,支撑点宜避开地面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


,按单层设置,每一路由进出同一过路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 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
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要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要具有防灰、防水、抗压的功能。

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超过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外径不超过l00mm。
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 个,并不能有S弯出现,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 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 要设置过线盒。
,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便于识别与布放缆线。

,在距接线盒300mm处,弯头处的两端,每隔3m处应采用管卡固定。
,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 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 时,不应小于10 倍。

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 mm。
,~3m之间取固定值安装。安装要整齐美观。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要小于2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门要可开启。
~30m 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要在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 处;;转弯处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直角弯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最粗缆线外径的10 倍。
,缆线布放完成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