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年与社会理论探索 2013. VOL. 546. NO. 12 ·290· 红色音乐资源以其非常明显的功能,即歌声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歌声它可以把生活与心灵变得更加美好。而红色音乐资源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的文明成果,它包含着政治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形成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一首优秀的歌曲往往能对人的心灵产生震动,甚至会对个人的人生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将红色音乐与政治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充分挖掘红色音乐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一、红色音乐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曾经谈过,将二者的结合将会有助于政治理想的实现,即他所倡导的“礼乐并重”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以音乐教育为主,让人通过“乐”来实现人格的完美。此外,荀子、柏拉图、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论述过音乐对于净化人们心灵,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发掘红色音乐资源这一特殊的音乐艺术形式的特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一)红色音乐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性价值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这样论述过音乐的作用, 即音乐与面包一样是个人一生不可或缺的粮食。对于人们来说,一首优秀的歌曲往往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往往能使人的思想得到净化,而通过学习红色音乐资源对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红色音乐资源进行研究的终极性目标,同时这也是红色音乐资源德育价值的具体体现。较为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唱诵红色音乐资源对人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群,使人们不但拥有了对音乐资源的审美鉴赏能力,还使人们在音乐唱诵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成为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二)红色音乐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性价值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曾对决定个人是否成功因素进行论述,他认为决定人成功因素中更多的是情商方面。而红色音乐资源作为一种声音表情艺术,通过各种非视觉性的因素来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歌唱祖国》这首歌曲中,所有的歌词都是对祖国美好状况的描写,有宽阔的河流、美丽的姑娘等,这些描写都是为了展现祖国山川秀丽的景色、展现祖国的英勇与强大,都是为了抒发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追求自由的渴求等,因此唱诵这首歌曲对人们情感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红色音乐资源负有培育人们情感的重要责任,这是因为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以情感为基础都将成为空洞的说教式工作,而好的情感氛围不是依靠强制手段而能获得的,是依靠美好的歌曲、美好的调子来来实现的。以《爱的奉献》这首歌曲为例,它充满了对社会的真诚和爱心,并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唱诵这首歌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对音乐资源的情感性体验, 将会达到心理的愉悦,并获得审美性的享受,从而会对人生产生各种感悟,这些感悟将深入到个人的潜意识层面,使人们在心灵的震撼中情感接受陶冶、得以升华。(三)红色音乐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性价值红色音乐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价值,是指人们在欣赏红色音乐过程中,受到了人间真善美的教育,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实践中找到榜样,在认识上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潜移默化在个人思想、理想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并引导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