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永州市东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44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州市东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sanyuedoc2018 2021/1/29 文件大小:4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州市东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州市东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填空题 (共9题;共16分)
1. (2分) (2016八下·平武期中) 2011年6月4日李娜成为亚洲人在“法网”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李娜双手反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两者均会发生形变,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球拍击球的结果会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这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2. (2分) (2016八·夏邑月考) 沿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由于惯性,小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在滑行的过程中,小车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________力的作用.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________力的作用.
3. (2分) (2018八下·苏州月考) 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4. (2分) 据报道,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 mg/cm3 , 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 g。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 倍的有机溶剂,则 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________N。(g取10N/kg)
5. (2分) 小张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使重100N的物体在10s内沿直线匀速移动4m,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__N,小明做功的功率是  ________W.
6. (1分) (2016八下·四平开学考) 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物时,________.
7. (2分) (2017九下·巫山期中) 我市地铁1号线工地使用的大型工程车,若满载后的总质量为30t,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________ N,已知柏油路面能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 , 该工程车________(会/不会)对路面造成损伤.(g取10N/kg)
8. (2分) (2015八下·大安期中) 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 cm.
9. (1分) (2018八下·盐津月考)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kg/m3 , 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__。
二、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0. (2分) 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许多富有物理含义的谚语、俗语。下列四句谚语、俗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 “孤掌难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B . “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    
D . “跎小压干斤”————杠杆平衡条件    
11. (2分) (2019八下·西安期中)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体能吸引铁钉,但铁钉不能吸引磁体    
B .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弹性形变量成正比    
C .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    
D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12. (2分) (2020八下·忻州期中) 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A . 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 . 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 . 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 . 与平板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物体
13. (2分) (2019八下·九龙坡期末)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 的力,大小为200N,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F1=0N   F2=200N    
B . F1=0N   F2=0N    
C . F1=200N  F2=0N    
D . F1=200N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