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VD缺乏性佝偻病
概念: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长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VD的来源:母体—胎儿转运;食物;皮肤的光照合成(主要来源)
病因:
围生期VD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生长发育迅速;食物中补充VD不足;疾病的影响
发病机制
VD缺乏→钙、磷吸收减少→血钙↓→甲状旁腺代偿性亢进→①骨钙释出,维持血钙浓度正常②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低血磷→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佝偻病。
临床表现
初期(早期):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
活动期(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多见于3月~1岁的小儿)
头部:(3~6个月)①颅骨软化 ②方颅、鞍形头、十字头 ③前囟增大或闭合延迟④出牙延迟,出牙顺序颠倒,牙釉质缺乏,易患龋齿。
胸廓:(1岁左右)①肋骨串珠 ②肋膈沟 ③鸡胸 ④漏斗胸
四肢:(6个月以上)①腕踝畸形(手镯、脚镯征)②下肢畸形(O型腿、X型腿)。
脊柱侧弯、骨盆扁平,全身肌肉松弛,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血生化:血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
骨X线:①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呈杯口状、毛刷状 ②骨骺软骨明显加宽 ③骨质稀疏 ④骨干弯曲或青枝骨折
3、恢复期
①临时症状和骨骼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②血生化逐渐恢复正常
③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
后遗症期:3岁以后
临床症状消失
骨骼改变不再进展,重度仅遗留不同程度骨骼畸形
血生化正常及骨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治疗
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复发,早发现,综合治疗。
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坚持户外运动,增加日光照射时间,合理平衡膳食,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药物治疗:
以口服VD为主:剂量50~100ug(2000~4000U)/日一月后改预防量400U/日
突击疗法:适应症——重症佝偻病或伴有肺炎、腹泻、急性传染病。维生素D30万U肌注一次,2~3月后改为预防量。
维生素D治疗1月无好转赢查找原因,切不可过量使用,以防中毒。
钙剂:注意对象、方法。注意单纯补钙是错误的。
(五)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
2、有感染的危险
3、知识缺乏
(六)护理措施
1、加强户外活动
2、补充维生素D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4、加强加强体格锻炼
5、预防感染
6、健康教育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概念: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原因: 、感染、饥饿→血磷增加 。
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有程度不同的激期佝偻病表现。
:表现为突发的四肢抽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