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淮南市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doc

格式:doc   大小:65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淮南市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21/2/1 文件大小:6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淮南市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淮南市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1. (4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末) 按要求选择。
(1)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项是( )
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俗下手。有了良好的风俗,庶几对于民众和青年学生,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言之教
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
③熏陶感化于无形
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
A . ③①④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③④①②    
(2)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马上要期末考了,小明在“王者荣耀”的世界中不可自拔,老师告诫他“智勇多困于所溺”。
B . 为了备战期末考,小明拿出了《师说》,背了两三段就要放弃,妈妈告诫他“行百里者半九十”。
C . 地理等级考成绩出来了,小明考得不理想,同学安慰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小明努力走出考试失利的阴霾,奋发学****他告诉自己“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2. (15分) (2018高三上·浦东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现代的司马迁
陈之藩
①大致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从最原始的到最近的社会一直是如此。不过在上古的人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语言、符号、图像、文字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同时演进而来。
②我们意识到信息的极端重要与信息的定量估测是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大致是由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Norbert Wiener)及信息理论的定义者山农(Claude Shannon)所启迪的。温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如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易存在下去。”山农则是把玻耳兹曼(Ludwig Boltzmann)墓志铭上那个“熵”的公式借来,为信息做了定量工作并构建了分析理论。
③信息不仅包括我们所有的知识,还包括感官所触到的一切。报纸上的新闻,书本上的报告,市场上的行情起伏,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简单到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复杂到终端机上的种种显示,印表机上的列列标记都是信息。我们固然一直是生活在物质——如空气或水——的海洋中,也是生活在能量——如光或热——的海洋中;而今,我们忽然悟出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尤然。
④但信息与物质或能量有所不同。信息的最大特征是:它不是单独存在的东西,而是以互相联系为前提。没有联系,就没有信息。于是信息必依附于一定的载体。通过载体,这信息才能被处理、传输、操作。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多是经电子为载体、用数字作处理而表现出来的资料。
⑤信息资料不能单独存在,是由互相联系而来。所谓互相联系,主要是传递与储存;而储存可以视为延迟了的传递,于是信息与传递,或者信息与储存的关系也就特别密切了。
⑥经由数字处理而得出的信息资料,自然因频繁的传递与大量的堆存,而逐渐成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形严重。人们遂发展出特别的储存与传递的方法,称之为资料压缩。
⑦我们现在以电脑问世以后的眼光,回顾一下历史,也许对于人类目前对付资料压缩的问题能够有所理解。
⑧我们先以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子。司马迁是把从轩辕到汉武帝时代汗牛充栋的史实,用一片片竹简写出五十二万字的《史记》。他的志趣所在,是把这一大堆竹简写成的《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这整个的过程与目的可以说是信息的传递,也就是他所谓的“传之其人”。而储存的方法则是写在竹简上,把竹简“藏之名山”。当然如果能省掉一个字,就可以少写一个字。竹简上少写一个字,就可以少用些竹简,而藏之名山时就可节省些空间。于是,司马迁就需要把自己的写作技术练入化境,使所写文言文字达于精纯,然后才写到竹简上去。这可以说是编码程序,以不致使人误解原意为最低诉求;而后人在名山内拿到竹简时,得到竹简上所示的信息。那就需要一些念懂古文的工夫,也就是后世的人要有解码的训练。自然,竹简像晶片一样,是载体,而所写的字可以比为位元了。这正说明了上古所用的信息系统,已经是在做资料压缩了。
⑨第二个例子,可以举莫尔斯所发明,由中国改造成功的汉字电报系统。这是把汉字的每一个字均编成一个数字码,也就是有一电码本在拍发端,而有另一同样的电码本在接收端,载体把点与划的莫尔斯符号一个一个地传过去。这种编码与解码的思想方式与目前正在用的LZ(Lempel Ziv)的思想并无原则上的不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