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物理合格考公式总结(文科)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②有用推论V2-Vo2=2ax
③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Vo)/2 ④末速度V=Vo+at
⑤中间位置速度 ⑥位移x=(V+Vo)t/2=Vot+at2/2
⑦加速度a=(V-Vo)/t=△V/△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m/s;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
自由落体运动:
①初速度Vo=0 ②末速度V=gt
③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V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滑动摩擦力:F滑=μFN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等于G;也可小于G。
m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4、静摩擦力:O≤F静≤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a=F合/m a {由合外力F合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牛顿第三定律:F=-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共点力的平衡:F合=0
4、超重现象:N=G+ma 失重现象:N=G-ma (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保持不变)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时间(t)s 长度(l)m 质量(m)kg
四、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功:W=Flcosα(定义式)
{W:功(J),F:恒力(N),l:位移(m),α:F、l间的夹角}
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瞬时功率,F:牵引力,v:物体瞬时速度(m/s)}
4、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f指阻力)
5、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重力势能:EP=mgh
{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8、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