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认识动能与势能说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品质和创新精神,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重点与难点: 1:重点:动能、势能的概念。 2:难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具: 斜面铜块、铝块(圆柱形)塑料方盒、细沙、橡皮筋、弹簧、小车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弱小的小鸟为什么会把飞行中的飞机撞个洞? 2:知识回顾: 提问:力对物体做功要满足几个条件? 演示:讨论运动的小车是否对木块做了功 3 :举例:(1 )水开了,水蒸气顶起了壶盖;(2 )飞行的子弹;(3 )水平路上开着的汽车; 讨论风、流水,水蒸气,子弹、汽车是否做了功说明这些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具有了能量(板书) 物体具有的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是动能。 4:(播放幻灯片) 1、风吹推动风车; 2、水从高处冲下来冲击水轮; 让小组举出具有动能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5:实验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3)让学生说出设计实验的思路(4)课件展示实验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板书) 6:(学以致用)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出租车和满载货物的货车,谁的动能大?若货车的速度比出租车更快一些呢?若出租车的速度更快一些呢? (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动能大小的方法:控制一个量相同,比较另一个量的大小) 7:讨论想想议议,回扣飞机失事的原因 8:演示实验:(1)大钩码直接放在纸盒上,问钩码能否做功? (2)悬挂钩码问钩码能否对纸盒做功? 引导学生认识到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具有能,这种能是重力势能(板书) 9 :小组举出具有重力势能的事例,指出习惯上以地面为参照面,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 10:实验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引导学生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3)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的方法和思路(4)总结实验结论(板书) 11:学以致用:课本第 117 页第三题 12:演示橡皮筋射出纸弹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由于物体的弹性形变而具有能,这种能叫弹性势能(板书) 13:实验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强调学生认识,必须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板书) 14:知识回扣小结 15:巩固练习: (1 )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_ ,只具有重力势能的是_________ 即具有动能也具有重力势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