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医疗费用变化趋势.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疗费用变化趋势.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1/2/6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疗费用变化趋势.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疗费用变化趋势
摘要:医疗费用的水准及其变化过程主 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预
测其变化趋势可能经历三个新阶段。因此, 在宏观管理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政策取向: 重效率轻收入、重效果轻价格、重科学管理 轻粗放经营、重长远利益轻眼前利益。
关键词:医疗费用;变化;趋势;政策 取向
医疗费用的水准及其变化过程主要取 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6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医疗费用普遍经历了高速增长和 政府控制两个阶段,但增长速度若低于国民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其医疗卫生事业必滞后 而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然而过高
于GNP曾长速度,则使政府难予负荷,社会、 民众不满。日本1974年卫生费用递增率达 % 而同期GNP曾速仅15吟20%新加坡也有这 一过程,均迫于社会压力,导致政府直接干 预。1998年11月我们访问新加坡时,看到 当地报纸转载政府规定, 全国医院统一试行 诊断相关疾病组,并用
3〜5年时间实现按 病种结构收费和资金预付制度。当前,美国 和日本等国家认为,医疗费用的年增长应力 争与GN幽速持平,大约为% %
我国自建国以来,医疗费用的发展也经 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后至 70年代中, 基本上属于低水平福利期,由于经济发展迟 缓,卫生事业提供的基本上是低水平、低消 耗、低费用的医疗服务;二是 70年代中期 至80年代末为缓慢增长期,正是改革初期 和中期,国民收入略有提高,医务卫生事业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三是 80年代末至世纪 末,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达到高潮,医 疗费用伴随出现高速增长期。医疗卫生事业 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规模、设备一再膨胀, 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迅速提高,供需两旺。 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一, GNP
增长引至国民收入提高,扩大了医疗需求; 二,现代科技带来大型昂贵仪器设备的高成 本;三,疾病谱发生变化,费用构成比例中 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高费用疾病成分扩大; 四,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物价上涨; 五,人口老化、发病、就诊、住院率提局; 六,社会办医、个体开业管理失控,收费混 舌
L;七,药品价格暴涨;八,灰色支出,包 括以物代药、红包、回扣等等,虽不属诊疗 费用,但必须由社会或个人负担。
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 也波及到 了中国经济,下岗工人增多,国民收入实际 下降导致了社会对居高难下的医疗费用的 不满,同时也催化了医疗制度彻底改革,在 “两江”经验的率先带动下,全国各地陆续 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我们预测,今后医疗 费用的变化趋势可能有以下 3个新阶段。
1在现收费水平基础上的压价竞争阶段
也可以说是从国际上通称的“ UCR付 费制压缩降低费用并向按成本收费的准备 阶段。当前医疗制度改革逐步引入了第三者 付费方式,保险公司介入医疗经济,将通过 比质量、比价格向供方定额招标,势必导致 现已饱和的城市医疗机构竞争揽包。同时, 由于诊疗项目的限制, 医疗生活设施费用限 制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管理控 制等,医疗费用必然在现基础上被加以控制, 并呈下降趋势。但压价太低势必影响医疗实 际服务的数量、质量,这将会从另一方面招 致社会和群众不满。但总的趋势是寻求一个 需方、第三者和供方双方认可的可能低于现 平均量的医疗消费水平。
2逐步达到按成本收费并向按病种结构 收费过渡的调整阶段
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 在降低收入的同 时,不得不对以往漠视的医疗成本核算更加 重视,必须去探讨适应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物价水平的医疗消费水平,尽量去做到保本 微利。但由于受起点高、人民群众医疗消费 意识低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初期其成本将仍 是按供方控制的,也就是医师指定病人消费 的项目、数量收费。因而,同样一个病种、 病情、病程,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收不同的费 用,这仍是难以实现供、需双方希望的宏观 上的消费总量控制。因而,在后期会逐步发 展到从按住院天数实际消耗量收费转变为 按病种结构预算成本收费,具备某些特定条 件时,也可能会出现 DRGS勺资金预付制, 如果这个价格接近合情、合理、合法的医疗 成本消耗,那么这个价格就成为“均衡价 格”,达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和医院 希望的总量控制。
3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稳 定阶段
医务制度改革在深入发展中可能有不 同的前景,一是医疗完全介入市场经济中, 医疗收费价格随国家市场物价波动,完全受 制于社会经济态势,但是普遍认为,医疗市 场化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民意, 国家将会对
这种发展趋势干预制约,以保证无论是在通 货膨胀的情况下,抑或是在经济不振的情况 下,人民群众都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需 求。二是医疗服务模式分化,福利性与自由 企业性并立,但无论任何形式、体制的医疗 单位都必须承担一定公益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