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2/6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
                  一教时
教学内容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br/>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二教时
教学内容  名贤集(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br/>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三、总结:
   
   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教时
教学内容   名贤集(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 过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br/>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