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务员马哲习题
试题1: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口号
D: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试题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
A: 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 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 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试题3: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 )。
A: 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B: 1978年中央工会会议
C: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 1982年党的十二大
试题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
A: 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试题5: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 马列主义理论 B: “两个凡是”C: “三个有利于” D: 实践
试题6: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 )。
A: 《整顿党的作风》 B: 《反对党八股》
C: 《反对本本主义》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试题7: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
A: 遵义会议 B: 延安整风时期
C: 党的八大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题8:“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我国古代文献《汉书》。最早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李大钊
试题9: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 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
B: 没有借鉴别国的模式
C: 没有很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D: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忽视乃至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有多种途径,多种模式
试题10:社会主义是( )的统一。
A: 整体和部分 B: 一般和特殊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D: 时间和空间
试题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 公有制 B: 计划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共同富裕
试题12: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 )。
A: 党的思想路线 B: 党的基本路线
C: 党的组织路线 D: 党的政治路线
试题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 解放思想、实事求事
试题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就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党的基本路线
试题15:邓小平同志在( )会议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C: 十三大 D: 十四大
公务员习题——实践、认识、真理
试题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多选题)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试题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多选题)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试题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多选题)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 经验论 D. 唯理论
试题4: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多选题)
A. 客观事物认识的对象   B. 世界的可知性
C.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
试题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个论断体现了( )。 (多选题)
A. 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