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论文.doc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2/9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论文
1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近年来,原州区加强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城乡大环境绿化、林业产业培育等,森林资源保有量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区林地面积8.39万hm2。同时,原州区通过茹河一期、马莲河、开城项目区、张易河坝系、西川沟小流域、庙台小流域等坡面综合治理工程与沟道坝系工程的实施,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小流域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的路子。截至2013年底,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1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3.6%,建设水保治沟骨干工程65座、中型淤地坝38座、小型淤地坝64座,修建水窖、谷坊、涝池等各类小型水保工程14440座。小流域综合治理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自然条件严酷。原州区资源型、工程型、水质型缺水并存,风灾、旱灾、涝灾、雹灾、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破坏力大,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形复杂,川、沟、塬、台、壕、掌、山坡等多种地形交错分布。受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人为活动影响,土壤侵蚀类型多样,水力、风力、重力侵蚀均有分布,土壤侵蚀量大。
(2)经济条件薄弱。原州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和国家重点扶贫对象,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产品处于产业链底端,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不高,自我调整能力弱,经济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是农牧业和劳务,且增收渠道不宽。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各项基本建设投入不足,使得原州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严重制约。
(3)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突出。原州区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工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呈现“整体缓和、局部突出”的态势。局部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使用塑料薄膜、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二是养殖户牲畜粪尿处理不当造成土壤和水环境污染;三是农民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较为严重;四是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造成部分区域人口增长超出了环境和资源承载力。
(4)思想观念陈旧。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部分群众对新时期价值观的认识不足,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仍较淡薄。受经济利益驱动,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生态建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
(5)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地方政府财力薄弱,资金瓶颈制约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人才引进,存在工业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弱,特别是人才结构老化、技术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3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实现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原州区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实现规划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生态环境舒适、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将生态文明行为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方方面面,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向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生态、经济、科技、人文”的新原州。原州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须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