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学减肥的基本方案论文
随着人们在享受佳肴美味和香车快感的同时,身体的“发福”却成为心头的一块心病。肥胖,已经不再是人们发福的追求,它不仅可以减少人的寿命,而且是一咱慢性疾病,并是引发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而进行重点防治,出现了多种减肥方法。然而每种减肥方法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而有损健康。因此,在减肥过程中必须科学化、合理化。笔者就这一课题愿与同道探讨。
肥胖症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引起肥胖的产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
一些肥胖症的发生与家庭遗传有一定关系。这种肥胖病人较少,有研究报告仅占肥胖者的2-3%。
(2)神经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欲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或交感神经兴奋时,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摄食过多引起肥胖。
(3)内分泌因素
各种内分泌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等)的器质性病变,可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一些激素分泌增多。在人体,过量的胰岛素、类固醇增多,以及性激素的改变,都可引起肥胖。此外,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发生特殊类型肥胖症。临床上肥胖者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经经期后或长期口服避孕药后,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体内脂肪沉积又随年龄而增长,可能由于性腺及甲状腺等影响代谢所致。
(4)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这一点无论是浒病学调查结果,还是动物实验结果,都得到了肯定的结论。多吃、少动,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机体的能量消耗,致使过度的能量在体内蓄积,这种能量蓄积的方式,就是脂肪堆积。
人体能量的过度摄入,不仅仅包括膳食量的大小、进食次数的多少,而且还包括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在这三大产热营养素中,1克葡萄糖和1克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是相同质量葡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多。因此,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者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大脂肪摄入的比例,同样会使总的热量增多,也会发生肥胖。
(5)运动不足
运动是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在机体能量摄入基本恒定,无明显增多,也就是饭量不大的情况下,运动不足会使机体的能量消耗小于能量摄入,也可引起肥胖。就机体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平衡的角度而言,运动不足比多食导致的能量过剩,更是容易引起肥胖症的重要因素。
总之,发生肥胖的最根本原因,是机体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营养吸收大于体力消耗(支出)。
人体的热量摄入大于机体的代谢消耗时,人体处于一个增重的状态;人体的能量摄入与代谢消耗时,机体就处于一个减重的状态。因此,减肥的基本思路就是:使机体的能量摄入小于(或者低于)机体的代谢消耗。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或者采取控制机体的能量摄入、而不减少机体的能量摄入低于机体的代谢消耗,这样才会动员机体的脂肪分解为机体的生理活动和代谢提供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