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水稻病害(Rice diseases)
水稻侵染性病害(Rice infectiona disease)全世界报道近200种,其中真菌病害140余种,细菌病害12种,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22种以及与水稻有关的寄生线虫30余种。中国已发现的真菌病害50余种,细菌病害6种,病毒及类菌原体11种,线虫病害4种。在辽宁和吉林省已发现侵染性病害有20多种,但在黑龙江省只发现10余种。全世界引起巨大损失的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白叶枯病和东格鲁病。据估计,全世界水稻每年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约为10%—15%。
在东北地区,苗期病害主要为立枯病、恶苗病和绵腐病,立枯病和恶苗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薄膜棚育苗),绵腐病主要发生在水直播田的苗期。稻瘟病由于推广了抗病品种,般发生较轻,但有些地区(种植年限较久的地区)、有的年份(流行年)发生也较重,如1996年在许多地区大流行。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秆腐菌核病有逐年加重趋势,有必要进行防治。稻白叶枯病、稻干尖线虫病和稻曲病属于检疫对象。
一、稻瘟病(Riceblast)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在水稻生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期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在水稻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
穗和半白穗,损失很大,甚至绝产。在黑龙江省,凡是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一)症状
稻瘟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幼苗、叶片、节、穗颈、谷粒,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苗瘟:苗瘟主要是种子带病引起的,由于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不发生。其症状与叶瘟相同。
叶瘟:本田叶部发病称叶瘟,病斑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两端稍尖;暗绿色,叶片正、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此类病斑是在气候条件利于发病时表现出来,当此类病斑出现,预示病害即将大,发生(流行),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②慢性型:病斑呈梭形,两端尖,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或灰白色,最外围有黄色晕环,有明显的贯穿病斑中间并延伸到病斑两端之外褐色坏死线。这类病斑又称典型病斑,多由急性型病斑转变而成,其背面霉层较薄(即分生孢子,但数量少)。如气候条件适合时,病部亦可继续扩大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故亦需进行防治。
③白点型:病斑为白色近圆形小点。一般发生于幼嫩感病叶片上,这种病斑系在气候条件适于发病情况下染病以后,又立即遭遇不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干燥或受强烈的阳光照射),从而呈现白点的症状。如当稻株生长情况改变,气候条件又适于发病时,有的会向慢性型病斑转变。
④褐点型:在高度抗病品种的老叶上,病部仅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局限于两叶脉之间,不产生分生孢子。
节瘟:病节最初生黑褐色或黑色略凹陷的小斑点,以后逐渐环状扩展,可使整个节变成黑色稍凹陷,表面且可生一层灰绿色霉。节部被害早而重时,常生成“白穗”现象。一般近地面和近穗颈的节最易感病。
穗颈瘟:在穗颈节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时形成白穗,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或形成秕谷,穗直立。穗部枝梗、穗轴也可受害,其上的小穗不实。
谷粒瘟:谷粒上病斑的形状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灰白色。发病早时整个谷粒成灰白色的秕谷;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表面形成明显病斑。
此外护颖上亦能感病。产生淡灰色或黑色斑点。
(二)病原
1、学名: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无性世代为灰梨孢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稻梨孢属。
2、病原形态:病菌以分生孢子侵染水稻为主。病斑上灰绿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一般3—5根,成束从气孔伸出,一般不分枝,有2—3个分隔,分隔外细缢,基部稍膨大,先端曲折,在曲折处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其疤痕明显;基部淡橄榄色或略带褐色,愈至上端色愈淡。分生孢子洋梨形,顶端尖,基部钝圆,有脚孢突起;初形成时无分隔,成熟后通常具有2个分隔,分隔处细缢,无色或呈淡橄榄色,多数集结时呈灰绿色。
3、病原生物学:稻瘟病菌喜高温。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37℃,适宜温度为26℃-28℃。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IO℃-35℃,最适宜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28℃。病菌侵入适温24-30℃病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湿热的抵抗能力差。病菌对湿度要求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对病菌分生孢子产生、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