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1/2/1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
1 . 0 . 3*航道整治应与国土规划、流域规划、河道整治相协调,全面规划,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左右 岸;正确处理与防洪、水电、排灌、城市供水及港口等方面的关系。
1 . 0 . 4航道整治应充分掌握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泥沙等资料;重视现场调查,广泛听取意见,认 真做好河床演变分析;不断总结经验,选用合理的治理方案,以适应单滩、滩群和长河段整治需要。
*较长或重要河段的航道整治,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阶段,均应进行总体设计。
1. 3*航道总体设计应根据天然河流的具体特点及运输发展要求,在现有营运船舶及航道条件的基础 上,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论证,确定设计水平年的通航标准。
4. 3*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的确定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的确定应密切结合,相互协调;
当确定长河段或大型滩群的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时,应根据各滩的滩形、河床底质、泥沙运动、沿程 流速变化及壅水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有支流汇人的河段下游,在确定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时,应计入支流汇人的流量;
分叉河流应按航道整治后通航汉道新的分流量,确定其整治线宽度。
4. 4航道整治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整治线的走向和位置应依靠主导河岸,其起迄点应与稳定深槽的河岸相衔接,并根据河流、地形、地貌 的特征,利用比较坚实的河岸、突嘴、矶头等作为整治线的控制点;
航道整治线轴线应布置为缓和而平滑的连续曲线,两组反向曲线之间应以较短的直线过渡段连接,直线 过渡段长度不大于整治线宽度的
3倍;
航道整治线所包络的范围宜选在河流退水期冲刷较快、泥沙淤积较少、深泓线较稳定的区域,力求整治 线的走向与中、枯水流向大致吻合;
航道整治线的布置应注意与沿岸城镇建设和码头发展结合,并尽量避免引起取、排水口淤塞。
2 . 4*整治沙质和卵石汉道浅滩应慎重选汉,采取工程措施调整分流比和改善通航汉道的通航条件。
3. 4*整治泥质浅滩时,当挖槽较长或疏浚量较大时,应进行挖槽水面线计算。
4. 4*在石质浅滩上开槽时,应合理确定开挖断面的形式和纵坡,做到与上下深槽平顺衔接,避免进 出口处出现横流和急流。
5. 5. 5挖槽布置及弃土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5. 5. 5. 1挖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挖槽的位置宜避开泥沙淤积区,并与整治线相协调;
挖槽与中枯水主流向的交角不宜大于 15 °;
短挖槽可用直线连接上下深槽,长挖槽可用折线构成微弯型与上下深槽平顺衔接;
挖槽的进口段必要时可拓宽成喇叭形,平原河流的挖槽出口段宜酌情增深。
5. 5 . 2弃土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充分利用疏浚土筑坝、填塞支汉或抛置于边滩、坝田、调整河床形态;
无直接利用条件时,可抛置于不影响航道的深槽区,并应避免污染环境。
1. 3急滩成滩期的上限、下限与最汹等特征水位,应根据实测的河床地形和水文资料,通过分析成滩 期滩段比降、流速的变化及其对上行船舶的影响情况确定。
2 . 4急滩整治设计,应进行整治前后水面线计算,检验其对上游河段的影响。
4. 3进行崩岩、滑坡急滩的整治,如需采用爆破工程时,应对滑坡体稳定进行计算与监测,限制每次 起爆的最大用药量。
1. 3*险滩成滩的上、下限水位与最汹水位,应根据险滩在各级水位下的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