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新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可显著提升满意度,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管理;新模式;优质护理服务
本组探究中选取5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0例,患者年龄在69岁至28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岁;另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7例、11例,患者年龄在68岁至2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岁。本组探究中给予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具体措施如下叙述:给予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包干制以及医护共同查房制度,给予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管理、质控管理、绩效管理,对护理记录进行创新和简化并给予护理人员实行弹性调配以及弹性排班。
利用自拟调查问卷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度。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56例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本组中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经x2检验后P<。
2结果对比分析
2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管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可得出明显观察组患者更佳的结论,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较为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见表1。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种疾病发病率呈现为逐年上升趋势发展[1],护理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日益增长,基于此,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提出了护理管理新模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科室需要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实际情况并给予合理工作安排以及实施责任包干制[2],每名护理人员可负责7名至8名患者并指派工作能力强以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服务病情危重患者,实施24h护理负责制并在交接班时确保认真、仔细并确保给予
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责任护理人员需要协同临床医生进行一起查房并在查房期间仔细聆听临床医生分析患者病情以及护理要点等[3],及时对临床医生反馈患者病情变化动态消息以及异常情况并确保及时沟通交流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科室需要根据护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