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陇山林区水楸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陇山林区水楸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阿哈哈哈吧哈哈哈 2021/2/1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陇山林区水楸研究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陇山林区水楸研究论文
1形态及在本林区的分布概况
乔木,高达30m,树皮灰白色,鳞状裂,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1,无柄或几乎无柄;椭圆状宽楔形,缘具细齿,背面具乳状突起,脉上疏生毛,叶柄基部膨大并具绒毛,但小枝花序和叶轴无毛。圆锥花序长12~15cm,有时更长,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果实带翅长4~5cm,两端狭翅延至基部,果有宿存萼,花期4~5月,果期9~10月。木材材质坚硬,纹理华丽,是制作家具、仪器表面装板的良材,深受群众欢迎。用种子繁殖或萌芽更新繁殖。
小陇山林区水楸主要分布在东岔、党川、百花、太碌、李子、麻沿等林场,生长于海拔1600m以上的沟谷杂木林中,是林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喜生于湿润肥沃的土壤。
2繁育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

水楸种子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采集时摘取翅果小枝,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3d,干后除去小枝等杂物,贮藏或处理。
,标准含水率为9%~13%。室内贮藏保持标准含水率,库内温度控制到0~5℃。种子休眠期长,需要沙藏和催芽处理。把种子与河沙按体积1:3的比例混拌均匀;于11月份埋入深60cm,宽1m左右(长度根据种子数量的多少而定)的平底坑内,坑底垫沙,种子混合物上覆盖湿沙、盖土,留出通风气孔。播种前10d左右,将种子取出,平铺在地面上(约30cm厚)转入高温处理,待种子20%左右裂嘴时,即播种。如果种子不经过处理就直接进行播种,隔年才能出苗。

苗圃地选择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土壤较肥沃的沙壤或壤土。育苗地经过秋翻后,秋季或翌春作成宽70cm,高15cm的垄,秋翻或作垄时可根据圃地肥力情况每亩施堆肥3000~5000kg,春季进行条播或撒播,每亩播种量为15kg左右(其侧根十分发达,播种不宜太密)。,播种后必须充分灌水,催芽完好的种子播种后20d左右苗木出齐。也可以秋播,但必须灌足水,或进行雪压,增加土壤水分,防止春旱。幼苗初期,易患立枯病,在重黏土或连作地上尤甚。防治方法:出苗后每旬喷1%的波尔多液1次,至6月中旬为止。苗木高生长速生期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水肥供应充分的条件下,苗高生长期可延长到8月,平均苗高可达20~25cm。但在水肥条件不好时,高生长在7月下旬即已停止,平均苗高仅为7~10cm。由于苗木根系肥大,在落叶后结冻前起苗或春季解冻后造林时起苗。起苗时主根长度保留15~20cm。

造林地选择,土壤水分是主要条件。因此,选择山脚、缓坡、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壤土和沙壤土栽植。沼泽地、重碱地、过于瘠薄、干旱、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栽植。
水楸主根短,侧根发达,多分布在30cm以内的土层中。在造林前进行细致整地。整地后最好经过一个土壤熟化过程。在灌丛密集的坡地,沿等高线割灌,穴状整地。
以植苗造林为主,在水、肥力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直播造林。每穴播种8~10粒,第2年每穴
选留1株健壮苗木。造林密度每亩180~200株。
。次年春,新孵幼虫先蛀入草本植物的软茎中,6月上旬转移到新发嫩枝上为害。幼虫在树冠部位为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