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朔州市朔城区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格式:doc   大小:41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朔州市朔城区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21/2/11 文件大小:4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朔州市朔城区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朔州市朔城区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6℃的是( )
A .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 . 福州州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 . 冰熔化时的温度    
2. (2分) 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镜面温度,给镜子消毒    
B . 提高镜面温度,防止镜面温度太低,使病人感到不适    
C . 提高镜面温度,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在镜面液化    
D . 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    
3. (2分) (2019·施甸模拟) 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施甸县学生营养早餐一盒牛奶的质量约为50g    
B . 镇康夏天最高气温约为40℃    
C .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D . 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4. (2分) (2016九下·宜宾期中) 2015年的冬天,一场大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雪的形成是( )
A . 凝固    
B . 凝华    
C . 汽化    
D . 液化    
5. (2分) (2018·山西模拟) 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是( )
A .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B . 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值
C . 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
D . 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
6. (2分) (2018八上·北京期中)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 将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    
B .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 . 用半干的抹布擦黑板    
D .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    
7. (2分) (2011·来宾) 如图4所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B . 熄灭酒精灯    
C . 测量水的温度    
D . 测量木块边长    
8. (2分) (2018八上·花山期末) 下列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 m3    
B . 质量约为5 000 g    
C . 密度约为1×103 g/cm3    
D . 这名普通中学生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改变,密度也随之改变    
9. (2分)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 .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C . 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D .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10. (2分) (2017九上·兴化期中) 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二,则剩余部分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B . 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C . 都不变    
D . 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11. (2分) (2019八下·北碚期末) 对于密度公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    
B .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反比    
C .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    
D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12. (2分) (2020九上·重庆开学考) 小明有一正立方体金属块,他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慢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读数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 金属块密度为     
B .     
C . 正方体提出水面过程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不变    
D . 正方体上表面接触液面至完全拉出的过程,正方体移动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