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问题:在没有任何条件限定下,同学们畅想一下喜欢生活在一 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第一章 园林景观概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园林景观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对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初步的掌握。
二、重点难点
(一)园林景观的定义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园林景观的定义:
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知识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历史上,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等。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东西方园林景观之比较
一、目的和意义:
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把中西方园林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学习其中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对于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东方园林景观风格差异的本质因素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特点以及在实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内容
(一)中西方园林景观之比较
1、不同的传统文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儒家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 “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
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
景,经过加工提炼,把
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
来。主要体现于江南诗
情画意的私家园林里。
道家 崇尚自然之美,老子以“道”是宇宙本原而生成万物,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家总结园林审美的自然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理论的产生为中国园林设
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依据,使园
林中的自然因素“山水”得到巩固和发
展。道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崇尚自然山
水。②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
定了基础。③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
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
佛家 思想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
处惹尘埃。”佛家美学将审美与艺术中主
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融
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
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在一定的思
想 深度上构筑了园林中以小见大、咫
尺山林的园林空间。佛学思想对中国园
林,特别是江南园林产生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