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56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doc

上传人:54156456 2021/2/12 文件大小:5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30分)
1. (2分) (2020·宜昌) 一般来说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体积变小    
B . 物体密度变小    
C . 物体质量变大    
D . 物体没有任何变化    
2. (2分) (2017八上·泰州期中)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3. (2分) (2017·扬州模拟)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C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 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4. (2分) (2016·深圳模拟) 对如图四幅图情境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大
B . 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 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增大对手的压强
D . 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5. (2分) (2016八下·谷城期末) 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 (2分) 关于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动车组列车主要是靠电动机来驱动前进的,而不是热机驱动的    
B . 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C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D .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    
7. (2分) (2016八下·汽开区期末) 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 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    
B . 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 . 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 . 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8. (2分) (2018·宿迁)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S1 , 电压表示数为U1;再闭合开关S2 , 电压表示数为U2 , 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 )
A . U1:U2    
B . U2:UI    
C . U2:(U2﹣U1)    
D . U1:(U2﹣U1)    
9. (2分) 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闭合电键S后,将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将变小    
B . 闭合电键S后,将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C . 断开电键S后,将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将变小    
D . 断开电键S后,将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将不变    
10. (3分) (2017八下·威海期中)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 ,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则( )
A . F甲=F乙    
B . F甲<F乙    
C . p甲<p乙    
D . p甲>p乙    
11. (3分) (2017·长安模拟) 关于电和磁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B . 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C . 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D . 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12. (3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电路中只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