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药物性皮炎.pptx

格式:pptx   大小:5,704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性皮炎.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2/12 文件大小:5.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性皮炎.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前引起药疹的排序情况
抗生素类
解热镇痛类
磺***类
安眠镇静类及抗癫痫类
其它药物
中药
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临床常见的致敏药物有以下几类:
①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②磺***类,以长效磺***多见。
③解热镇痛类, 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保泰松等。此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商品名复杂
④安眠镇静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较多;
⑤抗***与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
另外,近年来,中草药引起本病的报道亦日渐增多。
除药物有关外,还与个体有关存在个体差异。
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
非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四型变态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即刻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反应):奎宁、磺***类药物引起的紫癜、溶血性贫血等
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药物引起的血清病、荨麻疹、变应性血管炎等
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药物引起的湿疹样及荨麻疹样药疹
一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的皮疹与症状;同一症状与皮疹可由不同的药物诱发
变态反应型的特点
个体敏感性。
皮疹与药量、药理作用无关。
有潜伏期:平均7~9天
皮疹形态多样性:一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的皮疹与症状;同一症状与皮疹可由不同的药物诱发
交叉过敏、多价过敏 交叉过敏是指药疹治愈后,如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有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亦可诱发药疹;多价过敏是指在药疹发生的高敏状态下,甚至对平时不过敏,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也出现过敏的现象;
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有自限性
非变态反应
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放
光毒性反应
过量反应 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药疹称为中毒性药疹。
蓄积作用 如碘化物、溴化物所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酶的缺陷及抑制
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
分局限性、全身性
可仅累及皮肤与粘膜,甚至可累及内脏
轻、重型
局限性
固定型药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常固定于某处
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边界清楚。
严重时可见有水疱或大疱
伴有瘙痒
停药经治疗红斑1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