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口贸易品牌战略研究
一、品牌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导致贸易顺差在中国而贸易利润却被发达国家赚走的格局。因此,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品牌竞争力,大力推进品牌贸易,在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民族品牌,获取品牌溢价,是我国外贸出口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品牌商品,无牌货很少,除了少量的初级产品没有品牌外,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品牌商品。联合国工业计划署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全2015球市场上名牌商品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产品,凭借其举世闻名的品牌,垄断了大部分市场销售额。品牌化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即便是一些传统行业,如农产品、食品等,也都走上了品牌化的道路。一个国家拥有名牌商品的数量体现了该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知名的品牌不仅是进军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利器,也是获取超额利润的杀手锏。在国际市场上,名牌产品不仅畅销,其售价通常要高于同类非名牌产品几倍,甚至几十倍。正是依靠这种名牌效应,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获得了销售额与销售利润的双丰收。可以说,品牌是促进出口、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无形资产,代表着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中国牌”,提高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是摆在我国出口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我国出口贸易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年我国出口额首次超过2009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并一直保持至今,但出口贸易中品牌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但品牌少。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我国被誉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出口贸易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商品所占比例不足。在《世界品10%牌强》排名中,我国只有个品50017牌入围,而且没有一个中国品牌进入前名。全球知名品牌多来自欧美发50达国家,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高达。而在我国外贸行业,35%拥有自主商标的企业不到名牌20%,出口企业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仅为6%,这与我国世界“制造大国”、“出口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利润外流。我国在很多类别的产品出口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如纺织服装、鞋帽制品、玩具、家电、电动工具等,但在巨大的出口量背后却多为“血汗工厂”的贴牌生产。以广东东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大多数出口企业都没有自主品牌,主要从事贴牌生产,即按照外商的要求加工制造产品,并在产品包装上贴上外商的品牌返销国外。在贴牌生产中,外商利用其品牌优势掌控了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利润较高的环节,而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只负责中间的加工环节,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由于在营销和技术上对外商的严重依赖,使得我国出口企业难以实现由“加工车间”向品牌企业的转型,陷入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恶性低价竞争的不利局面。。在我国对外出口的众多商品中,大多数商品都是无牌或贴牌商品,只有少数商品拥有自己的品牌,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被打上“低端”、“廉价”的标签,原因在于我国出口企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