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及保护.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及保护.doc

上传人:露露二天 2021/2/15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及保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及保护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原生态民族舞蹈的艺术化特征,主要表现是贴近自然地理环境、贴近大众生活、贴近民族传统,接着从制定相对有效的公共政策、科学的人为保护、舞蹈艺术化与市场化的相互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原生态民族舞蹈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
一、引言
所谓原生态民族舞蹈,就是那些没有经过特殊修饰,起源于民间原始的,具备浓厚乡土气息的舞蹈表演形态。跟那些舞台表演的民族舞蹈相比,用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词语来表示就是“纯天然”,是没有经过艺术家加工和美化的,能够跟民俗活动融合,按照原始的传播方式进行表演的舞蹈。在当前舞蹈界,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就是,原生态民族舞蹈不属于剧场,是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具有广泛参与性,属于随机的、省力的、传承的,不是刻意的、规范的、创编的。
二、原生态民族舞蹈的艺术化特征
(一)贴近自然地理环境。对于原生态民族舞蹈来说,主要是孕育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就自然环境方面来分析,特定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原生态民族舞蹈的体态、动作以及风格等,通过这些因素跟社会环境之间的融合和影响,才孕育出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原生态舞蹈。我国的疆土比较辽阔,有高原、盆地以及平原等。以青藏高原为例,海拔在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将近的百分之二十五,西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是藏族生活的区域,这里的气候特点是高寒、缺氧,这样寒冷的条件下当地民众为了提高活动能量,跳舞的时候动作幅度就比较大,动作也比较激烈来增加身体热量,抵御高寒气候。从当地的原生态民族舞蹈动作中可以看出,“前俯后仰”是主要的体态特征,当然这样的特征也跟当地的地势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作为藏族的主要生息地,青藏高原四周高山环绕、地势险要,生产生活比较封闭,山脉连绵起伏,其“走山路”是一种常态。众所周知,走山路有特殊的技巧,上山一般都是上半身倾斜,结合山路的陡峭程度来确定前倾的幅度,当山路越陡峭的时候需要比较大的倾斜幅度,下山的时候要上半身往后倾斜,主要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性。这种方式时刻伴随藏民的生活,特殊的生存状态塑造了当地原生态民族舞蹈“前俯后仰”的体态特征,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舞蹈的艺术化特征跟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二)贴近大众生活。原生态民族舞蹈并非为了表演而存在,其出现也不是为了取悦观众在特定舞台上表演,更不是为了利益进行的舞蹈编排。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于原生态民族舞蹈来说,能够很好地展示大众生活的差异,是由普通的民众负载,主要是日常生产劳动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娱乐反映,去表现出来的动作形态比较朴实,并没有刻意的修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承和演变,就变成了我们当前看到的原生态民族舞蹈。比如,蒙古族的原生态民族舞蹈,内蒙古的地理位置是在我国的背部地区,是我国境内的第二大高原,跟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蒙古族居住于此,世代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蒙古族儿女长期的游牧生活经常以牛羊为伴,长期接触大自然,性格勇敢、热情以及直爽,马匹是蒙古族的主要交通工具。蒙古族的玩舞蹈动作特点就是马背上极目四望、昂首挺胸的骑士之雄姿、热情彪悍有力,这些舞蹈动作体现出蒙古族的豁达、开朗的民族气势。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