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3013104、S2013103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园艺专业、植保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总学时:30
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0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
编写说明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食用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生态学规律以及食用菌菌种分离和扩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制种、栽培技术。为今后从事和指导食用菌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地位和任务:
食用菌是可食的大型真菌,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种和重要保健食品。食用菌产业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生产不占用耕地、使用的原料是人和绝大多数动物不能利用的农林畜牧业生产的下脚料,产出的却是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因此食用菌被誉为是“农业白色革命”的使者。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动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菌的栽培理论和栽培技术,为学生适应农业产业需求,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
总体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食用菌的制种技术以及几种主要栽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在开完上述课程后学习此课程,由于其专业性比较强,为提高教学效果,建议除须加强实验教学外,还应安排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修订的依据:
根据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专业实际而修订。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
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特征,了解食用菌生产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2、教学内容:
概述
中国食用菌栽培简史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展望
食用菌生产学的性质和任务
3、本章的基本要求: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用菌的基本特征及产业发展趋势
5、实验与实践:
无
6、自学指导:
思考题:我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1、教学目的: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掌握食药用菌在真菌分类学中的地位。
2、教学内容:
菌丝体
休眠体
子实体
大型真菌的分类
毒菌及其识别
3、本章的基本要求: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菌丝体、子实体形态及大型真菌的分类
难点:毒菌的识别
5、实验与实践:
无
6、自学指导:
参阅《中国大型真菌图签》卯晓岚主编
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理与生态
1、教学目的:
掌握食用菌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2、教学内容:
概述
食用菌生理基础
食用菌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食用菌的生态
3、本章的基本要求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用菌的营养特性及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5、实验与实践:
实验一食用菌形态与常见污染杂菌形态观察
6、自学指导:
参阅《中国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
作业:结合实际详细论述温度与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关系
第三章食用菌的制种及菌种保藏
1、教学目的:
了解食用菌分离及菌种保藏方法,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方法。
2、教学内容:
菌种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