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 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 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 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 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 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 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UPS、 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462-200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 准,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具有10年的生命周期。
适应性原则,机房设计与网络规划、布线规划应相互关联,整体一致。 机房内的场地空间可根据系统运行需要进行必要的灵活性调整。
可管理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机房的可管理性、易维护性。
机房建设需要执行的标准:主机房建设工程必须遵循国家机房设计标准 规范的要求。
场地要求: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一般应设于第二、三 层,水源充足,电力稳定可靠,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 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等;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避 开强电磁场干扰(如广播发射台、雷达站、高压线等)。
根据计算机系统对温、湿度的要求,可将温、湿度分为A,B,C二级,机 房可按某一级执行,也可按某些级综合执行(综合执行指的是一个机房可 按某些级执行,而不必强求一律,如某机房按机器要求可选:开机时A 级温、湿度,停机时B级湿、湿度)。
尘埃:机房内的尘埃依机器的要求而定,一般可分为A,B二级(注:A级相 当于30万粒/ft[ B级相当于50万粒/f代
照明:,照度不应低200Lx。
燥声:开机时机房内的噪声,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应小于70 dB( A)。
电磁场干扰: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