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系学生电台实习汇报三篇
新闻系学生电台实习汇报(1)
新闻学是一门手动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经过大学三年多的专业理论学习,在大学的第四年,当其它本科专业的学生全部还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们已经怀揣梦想,激情澎湃的奔向各自的实习岗位了.
年11月,我走进了电视台的《百姓见解》栏目,开始了自己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走进贵州电视台的那一刻,感到的是庄重和神圣,是的,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笔,能够代表正义,降低弱势群体的无奈和悲伤,而不再仅仅只是发泄自己所谓的愉快喜悦或惆怅忧伤.
《百姓见解》栏目分为新闻部和专题部两个部分。其中新闻部做的是短小的法制类新闻,比如消费者权益之类,要求的字数在500字以内,要求以最简短的语言把事情描述清楚,无须悬念。而专题部做的专题通常则是全省各地已经破获了的重大刑事案件,字数通常在3000字左右,依情况而定,不但要求记者赶赴现场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公安机关审查案件的全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碰到的多种困难到怎么样排除困难最终将罪犯捉拿归案,还要求记者要把事件描述得跌宕起伏,这就对记者的视觉感官和画面组合和文字表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经过两天的观察,结合本身详细情况,兴趣和专长,考虑再三,我最终决定跟着专题组的老师跑专题。我想,这么不但更能够挑战自己,而且更能够发挥和挖掘自己的写作专长,学到更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于是来到电视台的第三天,我找到《百姓见解》栏目制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栏目制片把我分给了专题部的一个记者,我叫她吴老师。
因为上一期的专题节目刚做好交上去,当日临时是没有采访也没有新闻制作等事情可做的,带我的记者吴老师和我聊了一会儿,她问为何选择做专题。我说我喜爱写,尤其是这么的长篇报道,更是个练笔的好机会。她笑说做专题是得常常下乡的而且经常一下乡就是好几天。我说没关系,我有这个心理准备的。接着她问能坐车吗,会不会晕车,因为假如下乡的话很有可能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全部是坐车在路途上颠簸。我笑,说从小到大还历来没晕过车呢,就喜爱坐车了。最终吴老师最终笑了,像松了一口气。我想,可能在最初的开始,她是很担心我是一个在家娇生惯养吃不了苦的丫头吧,担心我不是去做事情而是去给她找麻烦的。在这之前就曾听过男生个女生,电视台的老师更愿意带男生,因为男生能扛摄象机三脚架旅行包能吃苦,不过女生不行。我想这大约就是为何说有性别歧视之说的原因吧。不过我能够肯定的是我是能扛摄象机三脚架的女生。
当日下班之前吴老师找了部分她以前做过的专题给我看,让我注意观察画面的颜色改变和远景中景近景的改变,和每个画面的时间长度。她说远景是不能够直接靠近景的,那样会出现跳桢,还有一个画面通常是5到7秒等等,以后又打印了部分专题文章让我回学校看看,熟悉一下《百姓见解》栏目专题的写作格式和风格,为第二天的下乡做一个准备。我清楚要写这么一篇专题稿子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不行的,不过当初我不清楚的是自己的实力,只一味而急切的期望有个让自己写这么一篇专题稿子的机会。而这个马上到来的机会让我激动不已。
因为栏目里的实习生较多,而班上的另一个女同学z也比较想做专题,于是栏目制片把我们两个人一起分给了吴老师。第二天早上8点我和z就赶到了电视台,和急忙赶来的吴老师从台里借出摄象机三脚架话筒和录象带之类的大包设备上车直奔目标地——黔东南州施秉县。车上,吴老师只是给我们大约说了一下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个双尸案。
当日下午抵达施秉县公安局,当下公安局的局长就此事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我和另一个实习生z对此案有了一个大致而粗略的了解。晚饭后回到住处,吴老师就第二天的采访和我们做了一个讨论。首先她用简单的语言从新将整个事件拉了一条线索,然后让我们考虑几分钟,再把自己将怎样策划这个专题的想法,和下一天我们将采访些什么人,什么人采访什么内容,稿子将怎么下笔,需要些什么镜头等说给她听听。几分钟以后,我和z分别将各自的想法说了一遍,吴老师对我们说到的部分可取的想法赞赏了一番后,让我们先回去好好休息,天亮好好工作。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什么全部知道什么全部能做的我们,这个时候才清楚,原来之前我们的想法全部太过幼稚而显得可笑。一个专题哪怕一个小小的新闻事件的统计,文字的统计全部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和画面一起述说着整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新闻策划是很主要的。
第二天的采访是一个漫长而辛劳的过程,有时候为了一个画面或被采访者的一句话,要反重复复的反复一两个小时。大家全部知道,平时说话顺畅而自然的人,面对摄象机的时候有的人会担心显得不自然,甚至严重的说话全部会断断续续,这就是“晕机”。面对出现这种情况的被采访者,记者要异常的有耐心,转移其注意力,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