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读雷锋日记.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雷锋日记.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雷锋日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雷锋日记》有感“……如果你是一滴水, 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 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你是否永远坚守者你生活的岗位位上? ……”雷锋的这段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在三月学雷锋月里,我们身边涌现出许多“活雷锋”,看着这情景,我又拿起了《雷锋日记》,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触。雷锋出生在 1940 年简家村的一个冬天里, 童年时失去父母兄弟, 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顺利入小学, 进少先队, 当机要员, 到钢铁厂, 参军。他因表现优异、“节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生前即是“名人”。 1960 年 11月,《前进报》首次发布雷锋日记。 1962 年8月 10日, 因公殉职 5 天前,他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雷锋的仁爱直指人心最软处。他一生从事革命事业, 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他曾经在日记里写着:“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他的一生,得到了爱,更传递了爱。雷锋“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攒钱捐给灾区,送给有困难的战友, 时常义务劳动, 在火车上帮旅客端茶送水……雷锋带来的温暖,简单质朴,却抵达人心。日记中,雷锋写道:“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1963 年3 月5 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号召,“威力无穷的精神***”迅即温暖全国。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尤其是开展诸如党的宗旨教育等, 更是各基层单位所不可缺少的。当然, 教育的形式很多。尤其在当代, 科技飞速发展, 网络普遍应用, 更为教育的形式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式。但从结果看,有的单位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言教”有余,“身教”不足,致使教育打了折。“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教,不见得都刻意为之。有一种教, 不表现在言上, 而表现在行上; 不表现在专项活动中, 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如雷锋默默奉献为人民, 有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但他是责任使然,真情所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成长为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战士。不教之教是一种自觉。这种自觉, 发自内心, 出自真情, 无作秀心, 有真为意。这种自觉, 好似山涧小溪, 有人无人照流; 又如春天小草,有风无风照生。不教之教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 源于党性, 见于行动。信仰不在嘴上说, 而在身体力行; 不在人不信, 而在己不为。只有自己真信真为,才能感动他人、激励他人。不教之教是一种自强。这种自强, 强在靠自觉创造环境, 靠自信优化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既可***, 也可败人。人, 既受制于环境, 又创造着环境。人的好行为、高风格如“无言之诏”, 既感人又教人, 既服人又化人。“不教之教”, 让党的好传统、好作风,既显美于当时,又留芳于后世。但是, 过于匆匆的脚步, 时常把灵魂落在后边。在中外都出现“小悦悦事件”的时代,媒体开始了新的寻找雷锋之旅。焦躁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