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标准身高体重计算
每个年纪段孩子的身高体重即使全部存在个体差异,但也有一定的成长标准可衡量,因为身高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孩子的身体发育状态,合理安排膳食,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xx整理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的资料,仅供参考。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主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以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千克)=出生体重(或3千克)+月龄×(千克)
7-12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或3千克)+月龄×(千克)
2-10岁体重(千克)=年纪×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加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加25厘米,因此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十二个月大约平均增加5厘米,所以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纪×5+75(厘米)。凡身高超出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影响宝宝身高的原因
1、营养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尤其是长骨生长的主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减慢。和骨骼生长关系亲密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2、睡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主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二十四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通常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宝宝天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假如有的宝宝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无须强求。
3、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进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加。3-4个月前的宝宝,天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伴随月龄的增加,立即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础能力。宝宝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宝宝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宝宝学会坐后,经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4、疾病
很多疾病全部会影响宝宝身长的增加,通常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久测量观察,宝宝的身长一直低于同年纪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全部应立即诊治。
5、遗传和性别
据报道相当一部分宝宝的身长受遗传影响。在性别方面,男孩通常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域
据调查,中国北方宝宝比南方宝宝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域,宝宝也长得较高。 有利于长高的运动
通常来讲,最有效的锻炼项目是跳跃、跑步、摸高、自由体操、打篮球、打排球、游泳、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跑步、跳跃、负重运动,关键能起到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骺软骨增生的作用;引体向上则能够拉伸脊柱,使脊柱尽力伸展,促进脊柱骨的增生;游泳时,用力伸展脊柱、蹬夹腿的动作和水的浮力,对脊柱骨和四肢骨的增加很有利。
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比赛或较大重量的力量练习,每次练习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