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纸钞的底纹防伪设计与发展.docx

格式:docx   大小:3,09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纸钞的底纹防伪设计与发展.docx

上传人:mkjafow 2021/2/22 文件大小:3.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纸钞的底纹防伪设计与发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纸钞的底纹防伪设计与发展
底纹防伪设计与发展
底纹多由团花、花边、卷花、浮雕、劈线、粗细线变化、线条组成的图案。线纹防伪是一种古老而行之有效的防伪手段,早期纸币中的线纹多用手工完成,现代纸币基本上都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完成,先进的电脑绘图设计软件的引入,使设计出的线纹更加变化繁多,图案复杂,更加难于仿制。
卷花:由两个或多个相互重叠的带状花边,以及由极细的网状的连续线纹构成。通过线纹的拉伸、扭曲等变化增加卷花线纹的复杂程度,以提高仿造的难度。比如:一版人民币四周的典型网状线纹图案,还有美元的四周线纹,以及本人以前介绍的57版5000日元,这些都比较典型。
浮雕:它的线纹可以是直线、曲线、同心圆、锯齿线等,它通过线纹形状、粗细、间距、宽窄的变化达到类似浮雕的效果,比如五版人民币,04版日元的底纹,香港汇丰银行券的底纹都采用了浮雕形式。
劈线:就是将一条线分成两条或多条细线来构成图案的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实现连续不断线条的粗细可变。,。线条可从一条分成多条,还可以再由多条合成一条,且连续不断。这种类型的线条通过一般的图形处理软件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且,劈线效果中这种线条的粗细频繁变化,提高了图像输入设备的识别难度,以至于根本无法识别,具有极强的抗复制功能。劈线底纹比较典型的是76版瑞士瑞士法郎。英镑背面的人像处理也用了劈线防伪的设计思路
四五十年代的底纹防伪多是平版底纹为主,四周配以凹版的网状卷花,平版底纹色彩单一、图案简单,凹印卷花后经发展加入手工雕刻的团花、花边等图案,比如二版人民币,小头版美元等等。
第一版人民币“锯木”大多使用网状卷花底纹
六七十年代,底纹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案多由两至三色线交织而成,通过扭曲变化增加复杂程度,比较典型的有60版西德马克、61版比利时法郎、72版丹麦克朗,不少国家在底纹中还增入了色块变化的内容,以增加美感和难度。(下图)
60版西德马克正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条纹
75年比利时100法郎背面的多色平印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底纹防伪设计更加复杂,色彩运用更加鲜艳多变。彩虹印刷、接线印刷、套印、叠印等先进工艺不断出现,以荷兰、瑞士、德国、挪威等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底纹设计印刷尤为出色。
泰国的底纹采用颜色的变化和双色接线防伪
香港渣打银行券正面
91年版德国10马克背面
上图中的德国马克底纹采用数学符号组成的螺旋形图案,色彩间的变化自然、线与线的
衔接非常精确,体现高超的设计和印刷功力!
200挪威克郎正面
荷兰的底纹大量采用色块、图形、线条的繁杂设计,印制难度非常高,北欧的丹麦、挪威底纹采用多色线条的变化,非常有特点。在底纹中加入平版或凹版印刷的缩印数字、文字,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最近十年,底纹的设计偏重浮雕线和劈线的设计居多,同心圆、等距直曲线,大量运用,防复印圆圈夹杂其中,目的就是防照相制版、防复印、防扫描!
不少国家最新的流通版更加注重了大面积的色彩运用,色彩更富变化,另外,背面的凹版印刷面积有逐渐简单化、小型化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复杂的平版底纹的设计与印刷。
底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