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再尝一口秋天的酒千年来,古人把秋天的食用花朵或与粮、果同酿,造出秋花酒,又选在清秋时节饮用: 鲜花美酒, 成为谁也拆不掉的佳偶, 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秋意。如果没有文人的逸致闲情, 挑选几款适合的鸡尾酒, 与朋友们秋日微醺,也是妙事。一场花酒里的“千年秋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服食菊花瓣的记载。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 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陶渊明诗云:“往燕无遗影, 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病, 菊解制颓龄”, 便是称赞菊花酒的祛病延年之效。千年来, 古人把秋天的食用花朵或与粮、果同酿, 或花浸酒中, 造出秋花酒, 又愿意在清秋时节饮用。秋花酒常是不经蒸馏的黄酒, 比起经过蒸馏的白酒来说,酒度较低,酒精含量低于 20 度,含有的营养物质更为丰富,饮用起来舒适健康。春花秋月,对酒欢歌;蝶舞海棠,酒酣花丛。实际上,秋花入酒,盛行的也就三两种。酒不在多,韵到足矣。早在汉魏时代,菊花酒就非常盛行。它是取初开的菊花,连同茎叶, 与杂粮一起酿造, 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古时直至现在的有些地方, 都有重阳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现在虽未到重阳时节,也已是秋高, 饮一杯醇美菊香的菊花酒,亦是朗朗中秋的喜聚乐事。宋代苏东坡就曾亲手酿制桂花酒, 面对香甜醇厚的桂花酒, 他在《桂酒颂》中赞叹道:“以桂酒方授吾, 酿成而玉色, 香味超然, 非人间物也。”到了清代, 饮用桂花酒则成了一些地方的中秋节习俗。桂花酒是先酿好米酒,伏藏 1-3 年,用鲜金桂浸成桂花露,渗入米酒中,密封窖藏,来年即可饮。它酒度低,黄色的酒色美而透明,甜醇而有桂花的芳香。“情疏迹远只香留”、“画阑开处冠中秋”,饮着桂花酒,有无想起李清照的咏桂词?正待嫁与两厢情怡的赵明诚,桂花的芳香和甜蜜净如她娇喜的心情。玫瑰酒的起源也很早,以往多盛行于玫瑰花主产地。近现代以来,由于玫瑰花酒有着独特花香, 且有美容保健作用, 渐广传播开来。酒人以高粱、麦等谷物和野玫瑰花瓣发酵酿造, 它入口绵甜, 柔和芳香。秋夕喝着玫瑰花酒,不但秋浓意长,更能色如玫瑰桃花羡。“金风玉露”的理想与现实今人忙碌, 少有闲致, 但浓秋饮酒也是意境趣事。宋冬野就曾回忆着唱道“让我再尝一口秋天的酒”。现实中, 甜葡萄酒应该是最适合秋日的酒。浓稠的黄金色液体就如秋日的艳阳一般明亮饱满,甜葡萄酒的味道也极衬这个丰收的季节。“我唯一记得的是喝到了伊更堡的葡萄酒。味道奇特, 醇美, 感官性十足, 疯狂。我被蛊惑了, 愣在那里。这酒属于葡萄酒吗?我在心里问着这个问题。”在《恋酒事典》中, 贝尔纳? 皮沃如此描述他与这世界上最著名的甜葡萄酒――伊更堡贵腐酒的初次相逢。一瓶高贵的甜酒是非常复杂的, 不光要有足够的甜蜜, 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酸和浓郁复杂的香气。就如同经过了烈日和雨水的果实, 浓缩了春天的懵懂, 夏天的笑声和眼泪。在秋日的金风中, 与一杯封存了时光记忆的甜葡萄酒相逢, 在甜蜜的复杂味道里, 回想起经历过的爱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