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1年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包.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包.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2/2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包.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包

  包的使用,最早能够追溯到原始社会。采集是原始先民从事的日常劳作,她们创造了能够随身携带盛放劳动果实的工具,也就是最早的包。恩格斯说:“劳动发明了人本身”,包的创造正是印证了人类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类能够生产工具这个说法。直至现在,包也仍然是大家出行必不可少的存放物品的工具,而且大家逐步给予了包新的定义,包能够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也能够显示出挎包主人的性格特点。
  这次田野考察走进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省,云南因为气候和地理环境不一样,各个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法多样,进而使得衣饰上产生差异,包也多个多样。包成了衣饰的一部分,既保留着原始的实用功效,又增添了装饰功效。
  彝族鹿皮包
  彝族鹿皮包
  2021年7月14日,一行到了云南民族博物馆,馆内展示的早期衣饰中的包大全部用最原始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制成,比如树皮、猴皮、熊皮等。从这些一尺见方的挎包上,能够看到以前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法,隐约就能看出早期先民繁衍生息的影子,包虽简陋,却也是她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傈僳族树皮箭包
  纳西族皮口袋
  傈僳族猴皮烤包
  傈僳族熊皮箭包
  早期的包仅仅是作为装物的工具,大家并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装饰。到了后期,因为茶马古道的影响,云南不再像早期那样封闭,而是受到各方文化和宗教的冲击,挎包上刺绣的图案纹样便是这种碰撞融合后留下的印记。至此,挎包除了作为工具以外,还承载着文化功效。
  下面就几个在云南民族博物馆所见到的包进行以下分析:
  德昂族包
  依据衣饰色彩的不一样,德昂族分为红德昂、黑德昂、花德昂。德昂族的挎包底布为黑色或白色,装饰各色小绒球、彩线。其盛装挎包上小绒球的好坏能够表现包的贵贱,多少能够区分使用者的年纪。包带下再加彩色毛线作为装饰,使整个包外形修长、色调友好。
  红德昂盛装挎包
  德昂族挎包小绒球装饰细节
  基诺族包
  基诺族挎包的制作材质和她们的衣饰完全一致,为该民族特有的“砍刀布”,在腰机上用粗棉和细麻织成,关键为白色,制成的包呈正方形,极少有装饰,不过必定会绣上极具民族特色的独特纹样“太阳花”。
  基诺族妇女善纺织,她们席地而坐,将经线一头系在要上,另一头系在两根木榜上,纬线绕在木梭上,双手持梭往返织布,每织一行布便用砍刀式的木板将纬线推紧,以此织出厚实耐用、风格朴实的“砍刀布”。
  基诺族挎包
  基诺族挎包挑花细
  基诺族衣饰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衣饰博物馆馆藏基诺族衣饰
  佤族包
  佤族包在腰机上制成,多成菱形纹样,有的缀以野果装饰成十字形。佤族腰包以红黑相间的最为经典,这种红黑基调和衣饰同时,暗沉的色彩给人以原始和神秘之感。
  佤族挎包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衣饰博物馆馆藏佤族挎包
  佤族衣饰
  根据制作方法来看,景颇族、基诺族和佤族的包均是直接在木机或腰机上织好拼缝,图案在织布的过程中完成,最终再加装饰。这类直接织布做好的包,造型简单,仅用两块整布,一块做包身一块做包带即可制成,最易操作,可按此将其称之为“直织型”挎包。
  彝族包
  彝族人口众多、支系近百种,广泛分布于云南各地域,挎包种类丰富多彩。彝族崇尚黑色,妇女能挑善绣,挎包以黑色为主,刺绣多种植物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