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523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2/23 文件大小:5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
(第38号)
  《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已经2011年9月14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25次厅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月21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镇乡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管理和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外的镇规划和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第三条 编制镇规划、乡规划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依据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符合统筹协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和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的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镇规划分为镇总体规划和镇详细规划。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镇详细规划包括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乡规划包括乡域规划和乡驻地规划。
  第五条 镇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镇、乡人民政府还应当根据镇区规划、乡驻地规划分别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第六条 镇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乡规划期限一般为十至二十年;镇区(乡驻地)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第七条 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规划编制资料的收集工作,相关单位应当提供规划编制所必需的基础资料。规划成果包含对应的纸质和电子文档。
第二章 镇规划和乡规划编制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八条 镇、乡规划编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突出特色、村镇建设用地向山地发展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统筹协调山坝空间布局。合理利用耕地、林地及其他生态建设用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
  (二)营建山地特色风貌。综合考虑村镇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以保护坝区优质耕地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前提,因地制宜建设具有特色的山地山水田园村镇。
  (三)综合考虑用地地质灾害条件、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湿地、河道防洪和山洪防治、矿产压敷及采空塌陷区、水源地及其周边等要素的保护要求。
  (四)用地选择。限制使用平均坡度15%以下的坝区用地。在海拔2500米以下,1平方公里以上的高原坝区只能选用20%以内的建设用地。
  (五)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充分利用坡度15%及以上的山地,提高山地村镇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强度。山区村镇建设用地的选择,还应当综合考虑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区域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山地建设成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适宜建设的条件、传染性疾病和有害辐射等影响的区域、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及传统居住习惯和民风民俗等因素。
  第九条 编制山地范围内的镇乡规划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考虑村镇建设用地选择、功能布局、人口布局和建设规模等要素,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山地村镇规划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
  (二)抗震防灾。科学确定山地村镇建设用地选址、合理设置避震通道、避震疏散场地(如开敞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等各类抗震防灾设施。
  (三)山洪灾害防治。结合山体汇水范围划定规划控制范围,合理布局截洪沟,避让山洪行洪空间,防范汇水区范围内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四)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山地承载力,综合考虑规划区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功能,确定村镇生态保护控制区域和保护措施。
  (五)竖向设计。满足工程设施及管线铺设、建筑合理布局、灾害防治、山地景观营造、方便生产生活和节约工程建设投资的要求。
  (六)道路交通。按照安全、方便、通畅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道路交通的组织形式。
  (七)公用设施。结合村镇用地地形条件和布局形态,确定合理的供(排)水、综合管线敷设的方式。
  (八)建设成本。结合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状基础设施,从竖向设计、用地布局等方面控制建设综合成本。
  编制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涉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的,应当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保护规划所制定的各项保护与控制内容作为镇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执行。
  第十条 特色镇乡和省级以上重点镇特色规划编制内容应当符合《云南省省级以上重点镇特色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细则》要求(见附录一)。
第二节 镇总体规划编制
  第十一条 编制镇总体规划,应当对镇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及自然条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基础资料,明确镇人口规模及山坝用地规模(见附表一),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