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钢筋识图入门.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识图入门.doc

上传人:endfrs 2016/5/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识图入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筋识图方面的知识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 ******@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双肢箍。⑵φ ******@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四肢箍。⑶φ ******@200(2) 表示箍筋为φ8 ,间距为 200 ,双肢箍。⑷φ ******@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 ,加密区间距 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 150 , 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 22,3Φ 20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 22, 下部钢筋为 3Φ 20。⑵2φ 12,3Φ 18 表示上部钢筋为 2φ 12, 下部钢筋为 3Φ 18。⑶4Φ 25,4Φ 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4Φ 25, 下部钢筋为 4Φ 25。⑷3Φ 25,5Φ 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 25, 下部钢筋为 5Φ 25。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 20 表示两根Φ 20 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2Φ 22+ (4Φ 12) 表示 2Φ 22 为通长, 4φ 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6Φ 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Φ 25 ,下排为 2Φ 25。⑷2Φ 22+ 2Φ 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 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 12。⑵ G4Φ 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 14。⑶ N2Φ 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 22。⑷ N4Φ 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 18。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 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Φ 25 全部伸入支座内。⑵6Φ 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Φ 25 ,下排筋 4Φ 25。⑶6Φ 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 上排筋为 2Φ 25, 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 4Φ 25, 全部伸入支座。⑷2Φ 25+3Φ 22( -3)/5Φ 25 表示有两排筋, 上排筋为 5根。2Φ 25 伸入支座,3Φ 22, 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 25 ,通长布置。五、标注示例: 4Φ 256Φ 25 4/2 6Φ 25 4/2 6Φ 25 4/2 4Φ 25 □———————————□———————□———————————□ 4Φ 252Φ 254Φ 25 300 × 700 N4φ 10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 、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 1 )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 、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 +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 Ln/4 +端支座锚固值 3 、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 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 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4 、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 2× 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 、拉筋拉筋长度=(梁宽- 2× 保护层)+ 2× (抗震弯钩值)+ 2d 拉筋根数: 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 那么拉筋的根数= ( 箍筋根数/2)× (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