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页 第一题:公告和通知、通知和通报的区别和相同点
相同点:都是行政公文,有公开性特点。
不同点: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通报的特点: 1、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通报的生命。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 2、目的的告知性。 要求受文单位了解、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
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时所用的一种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公告使用频率也颇高,例如国家领导人、人民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变更、任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大科技实验等均可应用公告。
公告具有其严肃、庄重、权威的特点。它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法,所及内容重大而且多能引人关注。公告也具有公开性,它可以由大众传播媒介予以广泛展布。公告由其性质、内容、发布机关来区分,一般分为国家事项公告和司法公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 本类两种,被称为发布性公文或知照性文告,中心是晓喻告语,就是把欲使接收者知晓的情况、事体、规定、要求发布出去,或者说是告知、关照道有关方面。由于告白的对象范围广泛,“一体周知”,所以又称“周知性文章”。
第2页 第二题:
指出公文格式中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一)眉首部分
反线
(二)主体部分
1、标题
2、主送机关
3、公文正文
(1)开头
缘由式(通过情况介绍、问题的提出或意义饿明确,使受文者了解行文的缘由。)
(2)主体
(3)结尾
说明式使用时间
4、成文日期
5、公文生效标识
(三)版记部分
1、主题词
2、抄送机关名称(省略)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第3页 第三题:拟写标题
关于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
增加放假安排的通知
第4页第四题
关于2010学年住宿生暑假安排的通知
全体住宿生:
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住宿生管理条例的要求,本学期住宿生的放暑假具体安排如下:
放假时间为20**年7月18日至20**年8月29日。
离校时间为20**年7月18日,各宿舍做好封室工作。
回校时间为20**年8月27日,各宿舍搞好卫生工作。
20**年8月30日第一节开学典礼,第二节开始按课表上课。
特此通知
学校宿管科
20**年7月15日
第5页 第一题:
报告和请示、决定和意见的异同
相同点:报告和请示都是上行文
报告(课本51页)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课本57页)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决定(课本25页)
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意见: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公文主要文种之一,对其功能给出如下定义: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的特点
1.指导性 。不采用指示等指导色彩强的文种行文,主要有下列一些原因: 一是为体现党政分开的原则,党的机关在涉及政务时不宜采用指示等文种。 二是有关部门虽然对下级同类部门有业务指导权,但并没有行政领导权,采用指示显然没有采用意见更合适。 三是意见的内容业务性强、规划性强、组织性强,而这些内容采用较生硬的文种不如采用意见这样较委婉的文种更合适。 尽管如此,意见对受文机关来说,仍然有较强的约束性,下级机关要遵照执行。
2.针对性。它总是根据现实的需要,针对某一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或处理意见,例如,我国在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以来,中小学的现有教育技术装备显得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就及时对加强这一工作提出了意见。这些意见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3.原则性 。意见通常不是具体的工作安排,总是从宏观上提出见解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