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现场协调措施
(一)组织协调的工作内容
1、协助项目法人协调好规划、城建、消防、环保、质检等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
2、协助项目法人协调好与供电、供水、排水等资源供应部门的相互关系。
3、协调好项目法人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保证现场施工有序进行。
4、协调好工程建设人员、材料等方面的平衡关系,以保证项目如期按质完成。
5、协调好内部关系,搞好现场监理工作。
(二)现场协调制度
工地会议制度作为协调组织工作的基本方法,其形式分为:第一次工地会议、工地会议和现场协调会。
1、第一次工地会议(开工会议)
第一次工地会议必须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召开,由业主主持,总监应事先将会议议程通知业主、承包人等方面,必要进可先召开一次预备会议,使各方为会议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第一次工地会议的主要内容:
、承包人、监理人介绍各方组织机构、人员、明确人员职责;
;
,介绍工程建设目的和目标;
;
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会议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会议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2、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由项目总监主持,每月召开一次,参加人员为主要监理人员、承我愉授权代表、指定分包人代表、业主代表。会议内容:
;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提出下一分阶段进度目标及落实措施;
,检测试验结果,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3、现场协调会
由总监或总监理指定的监理工程师主持,不定期召开,参加人为与会议协调内容有关各方代表。会议只对近期发生的施工活动进行证实、协调、落实,专项讨论问题,并予以纠正。
(三)现场组织中各方面关系协调
1、项目法人与承包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项目法人与承包人对工程承包合同负有共同履约的责任,监理工程师应处于公正的第三方,本着充分协商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处理各种矛盾。在不同工程阶段,协调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也随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项目法人和承包人双方对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应有明确的约定和分工,共同努力,为开工和顺利施工创造条件。
包括解决施工进度、质量、中间计量与支付的签证、合同纠纷等一系列协调工作。
:
选择好分包人,明确总承包人与分包人的责任,调解其间的纠纷。
项目法人在竣工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承包人应根据技术文件、工程合同、中间验收签证及验收规范做出详细解释,对不符要求的工程问题应采取补措施,使其达到设计、合同和规范的要求。
2、协调与设计承包人之间的关系
,以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质量,降低消耗。
,主动请设计承包人向施工承包人做技术交底,约请他们参加专业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主动向设计承包人介绍工程进展情况,以便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