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陕西省华阴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白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________、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________。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________,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________,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击打着中国传统文化
B .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C .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打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D .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墨守成规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祸福相生    
B . 抱残守缺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相融相生    
C . 抱残守缺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相融相生    
D . 墨守成规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祸福相生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不是一条通商之路,而是一条文化纽带    
B . 它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而且还是一条通商之路    
C . 它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而且还是一条文化纽带    
D . 它不是一条文化纽带,而是一条通商之路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8高二上·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入胜地”,这使人人能自远的酒正能引人入胜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