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关于当前党员干部信仰淡漠的思考信仰, 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 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在一定意义上说,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这一信仰,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 更是实现最高理想的精神支柱; 这种信仰, 给共产党人以智慧和力量, 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和困难;这一信仰,给共产党人以正气和风骨,能够战胜各种挑战, 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这一信仰, 给共产党人以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 赢得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人们面临种种诱惑的今天, 对这一信仰是牢记还是淡忘、是持守还是迷茫, 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合格与否的“试金石”。我们应清醒的看到,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正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信仰弱化、淡化、动摇甚至已然失去的危机正在加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当前党员干部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建党 89 周年纪念日前夕, 中共中央 11 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集中面对媒体。美者提问: 中共党员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纯粹的信仰而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信仰危 2 机? 面对这一尖锐的问题, 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声明:“我们的党员 99% 以上都在生产、工作、经营管理一线, 都是普通劳动者, 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是拥护党的主张, 信仰党的理论, 认同党的宗旨, 追求党的先进性。”是的, 从建党之初到现在, 我们党历经了 90 年的风风雨雨, 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履行自己的诺言, 将共产主义事业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一心跟党走, 所以, 我们党才会逐渐的兴旺发达,将8 千万人凝聚在党旗之下。而我们也不难看到, 恰恰正是这不到 1% 的“入党动机不端正”的所谓共产党员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声誉,充当了“老鼠屎”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不到 1% 的所谓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出了问题, 使他们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 经不起考验, 发生了根本的变异, 堕入了腐败的泥潭, 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分子,成为人民的罪人。这不到 1% 的所谓党员,当初在入党宣誓时也曾表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但一个人在党旗下宣了誓, 从组织上入了党, 并不等于从此就解决了政治信仰问题。这些党员, 也许开始坚信共产主义, 怀着崇高的理想入党, 但在严峻复杂的考验面前,政治信仰逐渐发生动摇,甚至完全丧失了党员的先进性。他们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 一心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产生了“信仰危机”:有的理想信念动摇,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淡漠,缺乏使命感,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决策打折扣, 常常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为本位, 合意的就执行, 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 3 力观扭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自己谋私利,搞山头主义, 拉票贿选, 跑官要官, 买官卖官; 有的把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抛到九霄云外, 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能坚持以人为本, 严重脱离群众, 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 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 对群众呼声和要求置若罔闻, 有的甚至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有的缺乏服务群众的意识,遇到群众办事和反映问题,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态度“生、冷、硬”,官腔官气,等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严重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损害党的事业。而近年来, 县委书记一度成为腐败高危人群, 理想信念缺失就是重要原因。 2010 年,广西武宣两任县委书记李启亮、彭进瑜没有抵御住利欲诱惑、“前腐后继”, 成为县委书记理想信念缺失、走向腐化堕落的反面典型。甚至一些高级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质的蜕变, 他们不再信奉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变成了“最彻底的现实主义和享乐主义者”。 2000 年最为闻名的大贪官胡长清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 将来就有余地了。”为此,胡长清全家都办了化名身分证和因私出国的护照, 准备一有“风吹草动”时就开溜陈铭曾说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在地球爆炸之前, 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而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