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生活中的科普知识生活.doc

格式:doc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活中的科普知识生活.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16/5/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活中的科普知识生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生活中的科普知识第一节身边的科学 ? 在人的两只眼睛外上方的眼眶里,各有一个泪腺。除了睡觉之外,泪腺时时刻刻都在分泌泪水。平时,泪腺分泌的泪水很少,这些泪水通过泪道流到鼻腔中,因此人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流泪。人在打呵欠时张大了嘴巴, 一股气体从口中冲出,这时口腔内的压力很高,鼻腔内的压力也随之而增高,泪水通行的泪道暂时受阻,便只得夺眶而出,出现眼泪汪汪的情况。 为什么头发会脱落? 通常每一根头发2~6 年更换一次。正常的脱发, 是毛根逐渐产生角质化, 向下发展达毛乳头处, 由于头发和毛乳头脱离, 头发就从头皮脱落, 但是又有一根新的头发在原处长出来。如果脱落的是长发, 属正常更换;如果脱落的是短发,就可能是头发底下的毛乳头受到了不利影响。例如,婴儿的头皮经常在枕头上摩擦,人发烧或生了严重的疾病,都会引起暂时性脱发。但如果头部的皮肤因外伤、烫伤、患疮疖等造成皮肤组织损坏, 结成疤痕而引起头发脱落,那以后就没有希望再长出来了。头发的生长与身体的健康状况、年龄以及气候有关。身体健康、年纪轻的人头发长得快;夏天,随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头发也长得快些;反之,头发就长得慢, 容易脱落,而且颜色发黄,没有光泽。 为什么青年人面上容易生“青春痘”? 有些人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脸上往往会长出一粒粒的小疙瘩,医学上叫做“痤疮”,一般也叫“粉刺”。这种小疙瘩在 30 岁以后才逐渐停止发生, 所以也叫“青春痘”。人的脸上皮脂腺很多。在青春发育期, 皮脂分泌量大大增多。皮脂腺开口在毛囊,皮脂就是从毛囊上的毛孔里排出的。有的皮脂分泌多, 加上毛孔受到外来的各种刺激和内分泌素的影响产生角化, 使皮脂聚积在毛囊里, 于是就在面部形成一个个小疙瘩。毛囊口由于氧化关系而形成小黑点,同时还由于皮脂不能畅快地排出, 侵入的细菌就在毛孔内繁殖, 引起发炎和化脓,这样小疙瘩就变成了大疙瘩。※小资料皮脂腺的分泌规律; 皮脂腺是靠近毛发根部的腺体,可以分泌油脂。一个人的皮肤在正常情况下,每周分泌皮脂约 100-300 克。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不一样? 指纹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而且指纹一旦形成, 就成为某个人终生不变的一种标志。即使用火烫、用刀割、用化学药品腐蚀手指表面,可是等伤口痊愈后,指纹依然不变。指纹由不同长短、形状、粗细、结构的纹线组成,分斗、箕、弓三种基本类型。从指纹可看出遗传规律和某些疾病的迹象。如有一种先天性痴愚病,这种病人的指纹便不同寻常。所以,科学家正不断探索研究利用指纹以及掌纹和足底纹等诊断疾病。此外,科学家已研制出了一种“指纹钥匙”,这种“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只要用手指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门就能自动打开。 为什么人会出汗? 人的体温是恒定的, 一般保持在 37℃左右。由神经系统体中的问调节中枢控制,使身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人们吃进食物,通过消化吸收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人们的工作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向外界发散。通过散热过程,身体才得以保持一定的体温。皮肤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渠道。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 33℃)时, 出汗便成了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夏天,气温经常在 30℃以上,有时可高达 38℃, 出汗就成了人体主要或唯一的散热方式。因此,夏天人们出汗最多。汗是汗腺分泌出的一种稀淡液体,热刺激汗腺分泌汗液。除此以外,像情绪紧张、饮水过多、身体活动(运动或劳动)量大,也能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汗腺活动主要在于调节体温,其次也有排泄的作用。大量出汗时,汗液成为汗珠滴落或被擦干,散热效果就不佳;让汗液留在皮肤表面渐渐蒸发,就有较好的散热作用。※小资料皮肤有多厚?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就好像人体的一层包袱,皮肤大部分厚度为 -4 毫米,其中表皮厚度约 毫米, 真皮厚度是表皮厚度的 10-15 毫米。 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 许多人都认为铝不容易生锈,事实上铝比铁还容易生锈!不过铝生了锈仍是漂漂亮亮的,不像铁生了锈那样满身是疤。金属生锈,本质上大多是金属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铁生锈后,生成的铁锈是疏松的,覆盖在铁的表面。不仅显而易见,而且氧气可以乘隙而入,继续氧化里层的铁,直至把一块铁全部锈蚀完毕。铝却不然,铝很容易与氧气化合生成铝锈——三氧化二铝,或简称氧化铝。氧化铝是层薄薄的致密物质,仅 毫米厚,它紧紧地贴在铝的表面,防止了铝继续与氧气化合。所以平时使用铝制品时,不宜用硬物摩擦,以免损坏氧化膜保护层。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 蜡烛点燃以后会越烧越短,直至“烧没”了。其实蜡烛并没有真的“烧没”了,只是变成了另外的物质。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碳氧化合物,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