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常用化学品的急救措施.pptx

格式:pptx   大小:12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用化学品的急救措施.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2/28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用化学品的急救措施.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剂的分类
根据化学试剂的纯度,按杂质含量的多少,国内将化学试剂分为四级: 一级试剂(优级纯试剂)。 二级试剂(分析纯试剂)。 三级试剂(化学纯)。 四级试剂(实验或工业试剂)。
基准试剂(JZ,绿标签):作为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
此外,根据特殊的工作目的,还有一些特殊的纯度标准。例如光谱纯、萤光纯、半导体纯等。取用时应按不同的实验要求选用不同规格的试剂。例如一般无机实验用三级或四级试剂即可,分析实验则需取用纯度较高的二级甚至一级试剂。
试剂的包装
固体试剂一般装在带胶木塞的广口瓶中,液体试剂则盛在细口瓶中(或滴瓶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如***银)应装在棕色瓶中,每一种试剂都贴有标签以表明试剂的名称、浓度、纯度。(实验室分装时,固体只标明试剂名称,液体还须注名明浓度)。
试剂的取用
固体粉末试剂可用洁净的牛角勺取用。要取一定量的固体时,可把固体放在纸上或表面皿上在台秤上称量。要准确称量时,则用称量瓶在天平上进行称量。液体试剂常用量筒量取,量筒的容量为:5mL、10mL、50mL、500mL等数种,使用时要把量取的液体注入量筒中,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量筒上的刻度,即得液体的体积。 如需少量液体试剂则可用滴管取用,取用时应注意不要将滴管碰到或插入接收容器的壁上或里面。
取用试剂规则
为了达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取用试剂时应遵守以下规则,以保证试剂不受污染和不变质: (1)试剂不能与手接触。
(2)要用洁净的药勺,量筒或滴管取用试剂,绝对不准用同一种工具同时连续取用多种试剂。取完一种试剂后,应将工具洗净(药勺要擦干)后,方可取用另一种试剂。
(3)试剂取用后一定要将瓶塞盖紧,不可放错瓶盖和滴管,绝不允许张冠李戴,用完后将瓶放回原处。
(4)已取出的试剂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内。
另外取用试剂时应本着节约精神,尽可能少用,这样既便于操作和仔细观察现象,
化验室的药品、试剂应如何管理?
(1)药品(原装化学试剂)的贮存:化验室均应贮存一定数量的药品。但因其大多具有毒性或易燃、易爆等性质,故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如管理不善,不仅找寻药品不便影响工作,还会造成严重事故。
①药品应贮存在药品室,室内应阴凉,干燥、通风、室温应在15~25℃。
②药品应分类存放,如酸、碱、盐、有机试剂等。
③危险品,即易燃、易爆、有毒药品,应分门别类放在铁橱中。
④易吸潮、挥发的试剂,用完后立即盖好,用蜡封好。
⑤建立药品卡,进、出、用药品均应登记。
⑥药品室内外应放有灭火器材。
(2)试剂(已配制好的直接用于分析的各种浓度的试剂)的管理:
①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标签上写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且表现尚需涂腊。
②试剂瓶应分门别类的、整齐的排列在试剂架上或橱中。防光试剂除装入棕色瓶中外,还应罩上黑罩,放在阴凉处。
③有毒、剧毒试剂,应按需要量配制并妥善保管。
常用危险化学药品与急救措施
药品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急救措施
氨气(液氨)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二异丙***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蒸气可引起肺水肿。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橙
本品属微毒类。无吸入中毒报道、大量口服可引起腹部不适。对眼睛有刺激作用。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肤湿疹。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或食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常用危险化学药品与急救措施
***化亚锡
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钼酸铵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