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OPs判断标准
持久性:根据半衰期, 水体> 180天,土壤> 360天;
生物蓄积性:根据生物富集系数>5000;
远距离迁移性:根据蒸气压, -1kPa;
地球两极是否存在:水中浓度>10ng/L。
国际化学品协会理事会(ICCA)推荐
杀虫剂 (Pesticides)
POPs 工业化学品(Industrial chemicals)
生产中的副产品(Unintended by-products)
POPs的来源与种类
不完全燃烧与热解的产物如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木材及废家具的焚烧、汽车尾气、有色金属生产和铸造、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等工业的废气,都是城市大气POPs的主要来源。
符合POPs定义的物质有数千种之多,它们通常是具有某些特殊化学结构的同系物或异构体。
3、POPs的来源与种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规定的12种POPs
艾氏剂(Aldrin):   有机氯农药
狄氏剂(Dieldrin):    有机氯农药
异狄氏剂(Endrin):    有机氯农药
滴滴涕(DDT):    有机氯农药,也用作农药中间体
氯丹(Chlordane):    有机氯农药
毒杀芬(Toxaphene):    有机氯农药
六氯苯(Hexachlobenzene):    有机氯农药,也用作精细化工产品
灭蚁灵(Mirex):    有机氯农药
七氯(Heptachlor):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PCBs):    精细化工产品
二恶英和呋喃类(PCDDs/PCDFs):    非故意制造的副产品或者二次污染物质
1998年6月在丹麦奥尔胡斯召开的泛欧环境部长会议上,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32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关于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物公约》,提出了16种(类)加以控制的POPs,除了UNEP提出的12种物质之外
六溴联苯
林丹(%的六六六丙体制剂)
多环芳烃
五氯酚
《关于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物公约》
POPs在环境中的转归
POPs
空气 土壤 水体
生物富集(食物链)
呼吸 食物 饮水
人体危害
POPs在水体中的半衰期大多在几十天至20年,个别长达100年;
在土壤中半衰期大多在1-12年,个别长达600年;
生物富集因子(BCF)高达4000-70000之间。
POPS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
POPs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
全球蒸馏
蚱蜢跳效应
内分泌干扰
免疫毒性
生殖系统毒性
POPs 人体危害 神经系统毒性
内脏器官毒性
致癌、致畸、致突变
Air
Food
Water
POPs对人体的危害
一。典型 POPs——DDT
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滴滴涕)
二二三
DDT的球棍结构图
DDT分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