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1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AIOPIO 2021/3/1 文件大小:2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教 案
20 16 /20 17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授课班级: 14级电子商务1、2、3、4班
14级营销策划1、2班
14级物流信息技术1班
14级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
授课教师: 周飞
所属系部: 电子商务系
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课程类型
必修课
使用教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学时分配
总共32课时,理论16课时,实践16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学****指导大学生如何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做好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使大学生懂得要做和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和方法,掌握如何按照自己的规划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业意识、就业技巧和综合素质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顺利就业。
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能。
主要参考书目
备注
课程教案(№: 一 )
授课内容
职业的基本认识
课 型
√□理论 □实践
授课学时
2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 ppt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职业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就业和职业的区别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一、课程导入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分析
二、就业及其基本特征(就业、职业——两个名词解释,比较)。
(一)解释
1、什么是就业
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把握四个方面:其一劳动主体必须是从事社会劳动(从事家务劳动不是就业),其二有报酬和经济收入(如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不是就业),其三从事社会劳动必须是合法(如走私、贩毒、***有非法收入,但不是就业),其四劳动主体符合法律规定(劳动法规定就业必须年满16岁,如文艺、体育等特殊工种除外)。
2、什么职业
职业在德语中乃是“天职”之意,它意味着个人毕生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职业本身已经包含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它是一种具有高尚性的事业。
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没有高度的分工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职业化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要求劳动者对它的忠诚。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生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二)比较
1、二者区别
就业——是劳动者获得一份合法的工作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的活动,职业目标尚未确定,是初级的职业活动。
职业——是劳动者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并终身为之奋斗,目标明确的精神追求,是高级的职业活动。
举例:职业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职业演员和一般文艺工作者等。
2、就业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构成就业的基本要素。两者相结合,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关系的推动和制约,总是同社会的现状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2)经济性。对社会来讲,就业活动在宏观上要求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对劳动者个人来讲,就业是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就业活动的结果,要尽可能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不断完善。
(3)计划性和合理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要按一定的计划和比例来进行。其计划的方式由生产关系决定,结合的比例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变换越来越频繁。这种变动在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不同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劳动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提高结合的效益,就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使劳动者尽可能地稳定在一定就业岗位上,从而发展成职业的追求。
作业/思考题:
思考职业对个人生活的作用。
教学后记:
课程教案(№: 二 )
授课内容
收集职业的类别和了解就业形势
课 型
□理论 √□实践
授课学时
2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指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职业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